車駕之上。
曹操握著許澤的手就不想放。
能征善戰,除卻大戰指揮之外,幾乎沒有弱項。
“唉子泓,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此后應當常伴吾右,學習軍略了。”
“好。”
曹操笑道:“攻城略地、野外奔營,你都需要會才行。”
許澤貌似誠懇的憨笑道:“只要主公教,在下就學,等大業一成,攻城略地的本事我就忘得一干二凈。”
“哦!?”
曹操一愣,旋即明白他這話的意思,覺得極其有趣放聲大笑起來,拍打著許澤的肩膀更加喜歡。
趁著拍馬屁,還能把話說到心坎里。
一旦大業有成,天下城池自當固守,學攻城的本事還有何用?如果還惦記著攻城,那就不對勁了。
這小子,心眼的確是多,但是又很會來事。
曹操聽得心里舒坦。
“我得到密報,現袁紹用兵向河內而去,應當是得到了詔令,可是他行軍卻很緩慢。”
許澤聽完笑了:“他根本就不想迎漢帝。”
“眼下,當世諸侯里,再沒有比主公更加迫切的迎回漢帝的諸侯了。”
曹操依舊把他的手緊握,拍拍打打的道:“這還全賴子泓之功,當初救下了昭姬,后又得其傾心教導,此事傳到長安,鐘繇、楊彪等也開始接納了。”
“都說我待民親善,又一直迎奉老臣家眷,忠君體國。”
“現在,東歸之事也有人肯知會我了。”
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只要迎來了漢帝,道義之上,就不會再被二袁卡脖子,袁術做的那些事,也立刻能夠披露出來,他自然眾叛親離,”許澤說到這笑道:“現在關鍵就在于,如何能夠得到信賴,袁紹緩迎之策可為給了我們一個絕好的良機。”
“不錯!”曹操無聲而笑,心情極好。
看到袁紹依然還是這些進不進、退不退的決策,他對未來就更加放心了。
許澤接著道:“我在定陶雷澤駐軍的時候,和當地豪族偶有聯絡,定陶董氏曾來拜訪,想要我向主公為董訪美言幾句。”
“那你美言了沒有?”曹操狐疑的看他。
許澤:“……”
并沒有。
只是早期在陳留之亂時,說過董訪、董昭兄弟之事。
雖然收了禮,但是并沒有辦事。
“現在就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