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四名謀臣都有一個共同點:都看不起許攸。
郭嘉就不必說了,當初出走的時候就曾經大罵過袁紹帳下文武,許攸也在其列。
荀攸、程昱可能是因出身家族,自詡清流,看不上投降之人。
戲志才是單純的看不起他。
導致許攸也很難過,心中略有不服。
覺得若非是自己獻城,恐怕你們要啃下鄴城,還得耗損上萬兵力!如今竟這般對待功臣!還看不起我!
易地處之,你們也投!
但憤怒之余,許攸心中也回想起曹操暗示他回許都之后再商議功績的事。
一瞬間就明朗了。
他要許攸去找個靠山。
宗親之中,交好某人,若是做得漂亮,有根基站穩,日后方才有論功績的價值。
猜透了這些,許攸心里好受了些,至少孟德還是念舊情、念功績的。
……
冬月。
許攸隨大軍回到了許都,進城的時候在門口就蒙了。
曹操回頭來走到他身旁:“子遠何故頓足?”
許攸看著比鄴城還寬、高出一丈的巍峨城墻,以及城門之外皆有青石板路,外城百姓一派祥和夾道歡迎的光景,仿佛回到了最鼎盛時的雒陽。
喃喃道:“真沒想到,許都如今竟是這般模樣?”
他曾在探報之中知道許都擴建了很多次,但料想一個曾經的農耕縣城,再擴建能如何?誰知道竟是這般的繁華。
曹操樂道:“許都比起建都之初,大了十倍不止,且商鋪、樓閣一應俱全,馳道、直道交錯城內,你當時勸我治鄴城,我只笑而不言,如今可曾明白?”
“是,”許攸臉紅了一下,“是在下……淺薄無知了?!?/p>
說話的時候,許攸還在打量城墻,印象中好像很多年沒有看到這般雄武的甕城了,這一面墻恐怕就可容數千精兵鎮守,而且墻厚意味著能站立成陣列的兵士。
這種城難攻得要命。
“呃孟——”許攸下意識想喚表字,可聽著耳邊山呼海嘯的“曹丞相”之聲,連忙改口:“丞相,這許都經幾次擴建,方才這般雄武?”
“幾次?”曹操回頭笑道:“今日都還在興建外堡,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