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防有時見到兒子這個眼神,也會覺得心里忌憚,不自覺的會弱上一籌。
此刻忽然被問及,亦是心虛不已,故作鎮定的道:“你且說來?!?/p>
司馬懿湊近輕聲道:“父親和董承,難道是同黨?”
“并非同黨,”司馬防很干脆的擺了擺手,平靜的說:“司空早年登仕途時,為父曾舉薦他為雒陽北部尉,多年對他的風評始終夸贊,如今他位極人臣,深得陛下信重,麾下文臣武將異才輩出,我何須去和董承結黨?”
“那就好!”
司馬懿松了口氣,看來父親還沒有昏聵被奸人迷惑。
現在許都之中,有部分朝臣得了袁紹的拉攏,都動心思想要去迎袁紹來“營救”天子,但依照司馬懿在市井、酒坊以及市集聽到的一些風聞。
陛下頗有民望,他和司空的君臣事跡也是常傳為佳話,現在大漢的威信再次立起,境內兵馬數十萬,何等強盛。
又怎么會生出嫌隙呢?
司空對陛下的這一年,比董卓不知高明了多少,手段簡直云泥之別也。
董卓只知殘殺、威嚇,以刀兵相挾群臣。
但是司空,是真的將陛下當做陛下來對待,至于暗中許多手段,根本不會放到明面上來,哪怕是粉飾出來的太平,現在也是圣駕所必需。
“懿兒為何這么問?”
“董承必會遭難,他已是袁紹黨人,早年和司空有隙尚且可以挽回,自從許校尉遭刺殺后,已是必死一方的局面,兒不認為他們能對付得了司空,”司馬懿頓住深吸了一口氣,苦笑道:“他們連許校尉都對付不了?!?/p>
“司空麾下有三大令君,領大漢政令、訟獄、軍情,又有多位上將宗親領十余萬兵馬,在外還有許校尉攬英雄豪士,這是聚氣之勢?!?/p>
“如何會被董承以小人之法破勢呢?”
司馬防聞言,神態有點不自然。
剛好這一幕被司馬懿捕捉到,登時了然的問道:“爹,你是不是雖然不和他同黨,但且暗中有相助?”
這一次,司馬防沒有回答。
怪不得方才要說掃清內患,肅正法度這樣的話,是打算將暗布于許都的細作、死士又放出去,然后清掃治安。
“爹你,糊涂??!你怎能為董承行此方便呢?”
“唉,”司馬防無奈撇頭,聲音微弱的道:“不過順水人情,如此亦可多一條出路?!?/p>
“這話雖然不錯,可同樣也多了條死路!”
“怎會死?”司馬防不服的擺了擺手,他覺得懿兒還年輕,看不懂這些世家之間不成文的規矩。
身為曹司空的舉主,自己只要不明確和他站在對立面,就不會有滅族的危險。
這是天下人共認的公理,大漢四百年來向來如此。
司空身負仁德的名聲,怎么可能會做出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