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也好,讓他代任九江太守,治理數(shù)月,把廬江、九江都交給他。”
……
九江合肥新城。
許澤避世七日、深居簡出之后,和陸議、劉曄、董昭在熟悉水戰(zhàn)的武將陪同下,觀此防線。
十日前,許澤調(diào)遣了三萬民戶,以優(yōu)渥的薪俸命他們修筑城防、沿河通渠,將新城打造為日后巢湖水軍的后勤支柱。
屯糧資軍三萬為準(zhǔn),加緊打造戰(zhàn)船,再其后則是從西曲陽運(yùn)送糧草,全是坦途。
孫策想要攻入合肥,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極難成功。
只需遣善守、善襲的兩支軍馬相互配合,定能坐保無憂。
眾人在外,許澤和一名年歲差不多的儒生走在一起。
此人便是前來投奔的魯肅,體魄健碩、面龐忠正,胡須明顯是沿著嘴邊修剪過,雖短粗稀疏但初有輪廓,頗顯敏智之感。
魯肅來投之后,得到許澤大加宴請,請心腹文武陪同,聽取了不少見解之后,請為參軍。
隨后魯肅表示愿將家中所藏錢糧,盡數(shù)資助許澤。
近日巡視完劉曄所獻(xiàn)的江防三策,巢湖一帶的防線看起來已是固若金湯,數(shù)年之后更是能夠軍民耕種,囤積糧草,以收治更多百姓操訓(xùn)水軍。
“子敬以為如何?”
“子揚(yáng)之策,固本筑關(guān)、封鎖江淮,近可防范孫策之兵馬,遠(yuǎn)可扼制荊州之漕運(yùn),乃是妙策也,合肥新城擴(kuò)建后,亦可成為屯駐水陸兵馬的重鎮(zhèn)。”
“有這等工事,和廣陵遙相應(yīng)守,江東唯有向荊州用兵,此略亦是絕妙,”魯肅沖許澤恭敬的拱了拱手,道:“君侯,依在下看來,江東諸縣若是彼此團(tuán)結(jié),想要抵抗曹軍也需聯(lián)合荊州,方可抵抗。”
“而今孫策收取諸縣已是極難,同盟荊州更是難上加難,劉表與孫策有殺父之仇,想要冰釋前嫌,恐怕要等到劉表死后,其子繼任。”
“荊州的賢才倒是不少,君侯這些年若是有意可逐步收取。”
許澤展顏而笑,拍打魯肅的肩頭道:“子敬真是見識淵博。”
“子揚(yáng)身負(fù)廬江大任,不能隨我回許都,今年子敬隨我一同回去吧。”
“呃,好。”
魯肅沒想到能和許澤這么親近,最近幾日的確凡事皆帶于身旁,常商討軍略大事,關(guān)系很快就拉近了許多。
“明日,和我去一趟廣陵,好久未見元龍了,正好前去恭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