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文匯之地,大漢學壇中興。
此為瑯琊興盛之時機也!
諸葛亮聽許澤說完,很快也猜到了一些他的用意,越想越是震撼、生出敬佩之心,許君侯乃是傾盡全力,也要促成大事之人。
今年雖注定是欠收之年,可對于瑯琊的百姓來說,也許是最好的一年。
……
莒縣北軍營,一旬之后,許澤收到了密報消息,東武、諸縣的境門打開,關口被青州兵馬輕而易舉的攻破,而后一路南下直奔莒縣而來。
袁譚以相助東武縣令掃除賊寇為名,追殺平定當年黑山、黃巾、南匈奴三部余孽,直奔農田,以燒毀糧倉為主。
當夜,莒縣北大營糧倉全部被焚燒,若是滿囤軍糧的話,恐怕要損失十余萬斛,所幸只是空營。
許澤趁起火時,率騎軍直奔東武,騙開城門后攻下城門,將縣令斬殺,伏氏等人抓捕,而后關上了城門,把青州兵堵在境內。
太史慈、許褚領兵追殺,大獲全勝。
伏氏很快投誠歸降,請求許澤原諒,伏壽更是親自來求見許澤,為家族求情,想勾起許澤當初在許都也曾受過她恩情之念。
那時身為皇后的伏氏,亦曾賜予過許澤些許賞賜,在東歸途中,對許澤頗為感激。
“許君侯,如今物是人非,我家族亦是被逼無奈,先東武外三關仍在手中,可將關口歸還君侯,以換取舉家平安,如何?”
“為何東武三關還在你們手中?袁氏不是已經攻破了嗎?”許澤坐在主位上,奇怪的看著伏壽,這位當年富貴之極的皇后亦是一身樸素衣袍,頭發(fā)中分而下,隨意的扎在后背,顯得氣質婉約,膚色蒼白。
她緊了緊手,思索良久后誠懇的道:“妾身不知,那袁譚只借道,并未占據(jù)關口,和伏氏幾位家老達成了君子協(xié)定。”
“好個君子協(xié)定。”
許澤聞言眉目一亮,止不住露出笑容來,這簡直是意外之喜,他本來以為能夠反攻東武,趁機師出有名的拿下邊關就不錯了。
沒想到現(xiàn)在不光可以斬殺袁譚的兵馬,斬獲無數(shù),還可以用關口騙來援軍,再勝一波!
這種時候袁譚居然還會與伏氏做君子協(xié)定,不取關口。
本來他若是占據(jù)了三關,守住邊境大山,燒毀糧草之后退到東武立刻就能出兵鎮(zhèn)守,那可是一只腳完全踏入瑯琊。
許澤都已做好了丟失兩縣的心理準備。
誰能想到結局會是這樣!
“速速名你家中家老來見,若是能夠建功,還可以將功補過,我和你們伏氏之前的仇怨也會一筆勾銷,你兄長雖然刺殺過我,但并未成功,”許澤諄諄善誘,微微湊近輕聲道:“我亦不是心胸狹隘之人。”
伏壽聞言知道許澤所言非虛,立刻轉身去請,俄頃有幾名老者趨步走來,到許澤跟前躬身行禮,愿意寫信至袁譚處。
一日見,快馬送達北海,袁譚當機立斷舉一萬兵馬進三關而守,以防備許澤,磨刀霍霍的準備和許子泓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zhàn)!
當夜就被伏擊殺得人仰馬翻,損失三名將領,狼狽逃竄出關,灰頭土臉的躲回了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