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說,左將軍劉備,和曹丞相暗中商議過這些事,讓他假意和董承同盟,實則是暗中取證?”
許澤摸著下巴,劉備會干這種事嗎?
不太像他的作風。
這些年,許澤和劉備打過不少交道,一掃以前看書時那種仁厚或者為善的形象。
許澤的感覺是,他是個重情義的豪俠人物,做事求坦蕩,以仁義為立身之本,并一生奉行。
至于他是否是因為野心才這樣做,那就又要回到那句論跡不論心了。
畢竟看的書里,無論褒貶,都未曾記錄過劉備屠城、殺民做人這些事,而且的確說出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的話。
至少,他是在修行圣人之路的,野心自然就在這條路上。
賈詡道:“對于玄德公來說,他是忠于大漢的,而丞相興仁政、君侯多惠民,積攢的都是造福百姓的功業。”
“且天子坐于朝堂,亦是在逐步恢復泱泱大漢之威德,既如此,助丞相則是助天子,亦是一份功績。”
“他為什么要和董承等人勾結呢?”賈詡這番分析雖然簡單易想,可是卻也是直指本質。
無需去想這么多復雜的關系、緣由、情誼,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劉備是站在大漢這一方的。
“況且,你和丞相對他還有救命恩情。”
“嗯,說得有理,我去就是。”
許澤拍了拍賈詡的肩頭,咧嘴笑道:“老賈,這段時日辛苦你了。”
“這些倒是無妨,只是賬目都交出去了,鹽鐵漕運涉及上百個吏員,所得利益也要重新劃分,還需要不少策論。”
許澤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思索這句話的深意,然后靈光一現,道:“這就像是一鍋雞湯,現在重新分羹了而已,既要重新排布,那亦分你一碗雞湯。”
賈詡面色一喜,忙拱手道:“晚上就讓犬子徹夜不眠的寫出策論來。”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方便,而且君侯還是這般大氣。
以往但凡掌權勢的人,時日久了都會熏心!至少是每逢分利時都欲掌控。
不過許澤卻沒有被污染,一如往常對權、錢渴望,卻又不吝嗇,他若如龍之升,則跟隨者亦能得利,這是為人大氣。
這一點,賈詡非常欣賞。
反觀張繡就無此心胸,兩人相比宛若云泥之別。
……
左將軍府。
劉備正在遣下人收拾,準備搬遷至新府邸,張飛已經先一步到府邸占位。
聽聞許澤拜訪,他便在別院設酒,邀請許澤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