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果斷搖頭:“不會,自然是權衡其他將軍,免得人心生怨。”
“自古以來,御下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也,若是一味的抬舉許澤,既會讓其他文武嫉妒,亦是會讓許澤深陷孤境,棄用他亦是一種保護。”
袁紹這番話自有他的道理,畢竟自古以來的上位者都是這么做的。
許攸也是連忙點頭附和:“是故,循其思緒,不難得出曹操此舉之用意,且他前線的確也是猛將如云,用不上許澤。”
“那么,此時若是主公全線壓境,能大勝一場,再以書信聯合孫策、劉表,陳之以利害,勸其出兵威脅南部,我們再以此為流言廣為散播,則曹操必定讓許澤南面抵擋。”
“這樣一來,就達成了兩重戰略,其一是將許澤調離北方戰場,至南方立足。”
“其二可擊退曹軍,讓天下諸侯見到我冀州聲威,故而結盟。”
“若能達成,則三年之內,可讓曹、許二人逐步離心,勢頹也。”
袁紹皺著眉頭深思了許久,隨后逐步認同了許攸的說法,“嗯,此計甚好。”
“下令,全軍壓上,讓儁乂來見我。”
“主公英明!”
許攸暗喜,心里還是莫名有些得意,畢竟沮授勸不好的事情,他進來幾句話就讓主公下定決心。
如此看來,還是我的話分量更重。
……
袁紹一聲令下,大軍壓境,八萬兵馬至曹操陣前接連交戰,雙方在黃澤西南戰場大戰數次,各有勝負。
文丑暗中得令,出兵壓至滑縣大營。
曹營。
“八萬……八萬……”
曹操沉吟著這個數字,在心里默算袁紹在月余之內調集的兵力,問身旁荀攸道:“可見胡騎?”
“有烏桓騎兵助陣。”
荀攸肯定的說道,先前陽聚奇襲,遭到烏桓兵力伏擊而兵敗。
曹操微笑道:“如此,應該是差不多了……”
“子泓真乃神機妙算也。”
“這話何意?”
曹操沖著荀攸露出了一個悠然的笑容,道:“他那兩個弟子,日夜推演戰局,以之前打探到的行軍路途為依據,推算袁紹用兵時日。”
“料定五日之內,必定會全數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