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丹陽宛陵的孫策接到消息,依舊顯得冷靜,只是驚嘆于許澤的決心和行軍速度。
攻入江夏之后,其實他們也開辟了新的水道,將潯陽南渡逐漸棄置。
沿著下稚、廣濟,走漫長的水峽亦可進入彭澤,最終到達鄱陽。
不過潯陽南渡丟失,還是讓孫策吃了一驚,許澤用兵的確不講章法,很難預料到他會直取潯陽。
這也意味著他有意切斷和江夏的聯系,算是一種警告。
“我們只是向許都提出索要荊州,許澤甚至冬日行軍而來,如此可見曹操決心了。”
“我的確有心攻儒須口,”孫策背著手走動,神情凝重不已,“不過只是陳兵未曾開戰,許澤竟是如此重視。”
“這就是他的蕪湖水道防線,”周瑜輕快的笑著,“宛如長蛇,若是丹徒為蛇首,則潯陽為蛇尾。”
“伯符,我料定許澤日后對我江東都是以防、堵為主,他送來這書信,還是想與你和談。”
孫策苦笑道:“可我真不想上他的當,上一次和談,我私底下還夸贊此人堪稱英雄。”
“誰知道,暗中指使陳登取我丹徒!”
“應該不是指使,相距水道數百里,如何能準確傳令,與其說是命令行事,不如說是二人之間頗為默契。”
周瑜笑著看向孫策:“譬如你我這般。”
“既然許澤來了,再攻儒須口恐影響大局,是該與他商談……”孫策聞言深深思索,但是言語中還是有些遺憾。
“若單單只是陸康鎮守,我來年開春,七日便可攻下儒須口,十日進巢湖。”
“陸康老兒,曾經羞辱過我,我真想將他當眾斬殺,以泄我心頭之恨。”
……
廬江,舒城。
“唔,許君侯對你還真不錯,日后我陸氏當還此恩情也……”
陸康比之前蒼老了許多,這一兩年來操勞政務、軍務甚重,好在廬江有許澤的人在鎮守、幫襯。
劉曄、魯肅舉薦的賢才也都是品行出眾,可安穩治理各縣鄉。
幫陸康在廬江做出了不少政績,且趁著九江復建之時,讓廬江的地位提升不少。
“實不相瞞,從祖父亦是得到了袁紹拉攏的書信,承諾為我封侯,令我陸氏壯大,以未來九卿為誘,想讓我在廬江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