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還得擴張啊,沒有百姓,如何造福,還有很多大業未曾完成呢。
“最盼望你有兒子的可能是賈老頭吧,他比你那些夫人還急。”
陳登打趣道,老賈一身的才學,絕世的心思,正等著教呢。
自家兒子估計都只教一半,但是君侯家的兒子一定要全力培養。
“憲兒及笄年華就嫁與我,到如今也才二九的年歲,天下未定、家國不寧,吾不敢有此享受!”
“畢竟,如今大漢五州四十四郡五百余縣,皆在我——岳父肩上扛著呢!”
“我以為在你肩上……”陳登本來聽得熱血沸騰的,到最后一句差點從躺椅軟榻上翻下來。
“他先扛幾十年……我再來。”
許澤訕笑,以緩解尷尬。
許子泓不愧是你,你真是最實在的人。
……
袁紹向平原用兵之事,許澤還是上心了,他讓衛臻派商賈繼續打探民間的傳言,同時還派了哨騎去往許都。
想知曉具體經過,為何袁紹會忽然集結、忽然又撤軍,這其中也許發生了什么不為人知的大事,方才讓他做出這般奇怪的決定。
其中有一種可能就是:袁紹病危。
若真是如此,那北方便可一年之內收取,逐步治理了。
這樣一來,大漢國力恢復會變得更快,再給十年休養生息、鼓勵生育,真正逍遙法外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袁紹又有了新的戰略,忽然放棄了此事。
毀堤灌城、水淹青徐,這種計策乃是共損之計,如果用了遭災的百姓將會對袁氏恨之入骨,那樣的話扭轉了局勢又如何呢?
或者說當初司馬懿的三策,也并非是單獨可拿出來的策略,需要步步為營,連環施計,方才能在最后毀去青徐時,所有諸侯一擁而上,分食病虎。
許都。
曹操收到許澤書信,建議設“聽甕”于堤壩,聽地下是否有挖掘,以防袁紹以退為進,假意決堤。
且設五百步崗哨,沿水探崗,亦可監視動向,同時進攻內黃大營以威脅,牽制袁軍主力。
最主要的,還是許澤想弄清楚發生了什么讓袁紹放棄進攻平原。
因為平原是決堤青徐的左面路途,屬必經之路,欲向青徐則必取平原。
曹操回了一封書信,將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此是子泓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