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據傳言,這個許澤是早年為商賈,因為頗有異才,去拜見袁紹,并未得見,在衙署門口冷落,后來才投奔的曹公?!?/p>
一個身材微胖,顯得十分富態的中年侃侃而談,“當時的曹公,亦只是客居于河內而已,需要仰賴袁車騎的同盟身份,求得安身之地?!?/p>
陳登面容英俊,穿著勁裝,腳下布靴沾滿淤泥,彎腰撿起了斗笠帶上,經過數個呼吸的心緒起伏,現在已逐漸平靜。
“曹公在遇到他之前,經歷了卞水大敗,又在揚州募兵遭到兵變,遇到他之后,在兗州連戰連捷,壯大至一方諸侯!”
“這事跡傳開,百姓豈能不頂禮膜拜?”
陳登心里羨慕,但凡許澤在別的州郡,他的名望都不可能起來。
因為除卻兗州,任何一個州郡都是世家把持!若是滅匪取功也只是威名。
而不是現在這種農耕至德,受百姓愛戴的名望。
聽見他這么說,在場的幾位儒生都面露愧色。
這恐怕不是為了抬舉曹操才硬傳出來的名望,而是許澤真的有不錯的才能。
之前說話那中年名叫孫乾,字公佑,苦笑道:“所幸他只是流民出身,并無淵源的家學,元龍如此大才,不出一年便會遠超于他。”
事已至此,孫乾也只能附和一句,以寬慰陳登。
其實都用不著寬慰,只是客套話罷了。
陳登看得通透得很。
他日后定是徐州扛鼎大賢,年輕一代的驕陽,怎么會連這點心胸都沒有?
不過此刻陳登還是目光凝重。
心中暗道:一年?我怕陶公連半年的安寧都守不住……
……
徐州,郯城。
陶謙將治所安在東海郯縣,依靠下邳、瑯琊為上下門戶,等同居于“深谷”,北聯賊首臧霸為盟,請他屯于開陽;南則是命心腹曹豹領丹陽兵駐扎下邳。
在東海依靠諸多徐州當地豪族擁戴,穩如泰山。
衙署正堂,陶謙一襲玄紅長袍、頭戴冠帽。
蒼發縛于冠內,露出兩鬢斑白。
雙眸之中仍有精悍之色,臉頰深陷,棱骨凸出,稀疏的白須自嘴唇垂下。
他手持一封書簡,看完之后立即合上。
眼神深邃平視前方,神情顯深思之色。
這是一封來自揚州的書信,袁術請陶謙顧念當初暗盟之情,共謀兗州。
“袁公路自己不能敵,卻要拖我下水……”
丹陽兵統帥曹豹在前拱手,道:“后將軍說,當時大意,未能通曉軍情,所以為曹操所擊,兵敗如山倒。”
“可他的精銳部曲,卻未動分毫,而且現在長安派出使者,以太傅馬日磾、太仆趙歧安撫關東,向諸侯示好,現持節去了揚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