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如此呢?”
“可是消息有誤?”
陶謙一連數問,慌亂到差點忘記自己正在假裝一位操勞過度而臥病在床的蒼髯老臣。
孫乾只是沉默了半晌,便搖頭給了答案:“斷不會有誤,如今已是人心惶惶。”
“絕不可能,曹操若是不劫掠,不以戰養戰,他如何能安置他收降的百萬青徐賊呢?袁紹根本不會給他糧草!”
“主公如何得知?”陳登敏銳的察覺到這句話的詭異,當即插嘴。
陶謙神態慌了片刻,立即鎮定道:“老夫早就料定,袁本初與曹操之間,看似同盟,實則暗地不和。”
這個理由倒也還算說得過去。
“他境內收成,以及各地豪族資助,完全養得起。”
孫乾對兗州境內做過詳盡的刺探調查。
對于軍屯的收成,亦是頗為驚嘆,這些調查的匯稟之中,出現最多的名字,就是許澤。
許子泓,一個被袁紹趕出鄴城,直接不能得見的賢才。
由此可見冀州袁紹是何等的虛有其名。
許澤越是功勞偉岸、聲望廣博,就越顯得袁紹何其可笑。
陶謙直接站起身來,面色慌張的抓住了糜竺的手,顫聲道:“如此,子仲便更要相助徐州了,若讓曹操如此邀買人心下去,百姓……我等危矣!”
他發現用百姓大義好像已經站不住腳了,連忙又換了一種說法。
糜竺心里卻不以為意。
好像只有你危險……因為曹操還放言只誅惡首,不危及他人。
這句話,耐人尋味。
意思是他只要陶謙死,但徐州的利益態勢可以不去清洗,甚至只做簡單的劃分,僅此而已。
那么,士族就還是士族,糜氏的累世巨富也不會被劫掠充公。
如此想著,糜竺點了點頭,只說了句“盡力而為”這等模棱兩可的話,不敢在陶謙面前許諾什么,他不會讓整個糜氏陪著陶謙去送死。
當然也不敢直接拒絕,他怕后堂忽然跑出來一堆刀斧手,將他當場砍死。
陶謙此刻心思也亂,得到這一聲回應之后,又看向孫乾,忙道:“公佑,你派出去為徐州請援的哨騎可回來了?”
孫乾躬身而下,平淡道:“回來兩支,淮南袁公回應說已知曉,正待告知太傅、太仆,看是否能調停此事。”
“去冀州的哨騎說,袁車騎正待平賊,暫不能插手,但會寫信與曹公,勸他平息怒火。”
陶謙思來想去,這兩道書信,說了都和沒說一樣,根本都是作壁上觀。
但袁公路卻提到了告知太仆、太傅,這代表漢廷,應該會讓漢廷責備曹操,讓他在道義上不能占得太多先機。
如此說來,二袁其實也是在觀望,等待絕好的時機殺入兗州,趁機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