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要先回族地,與族老商議,再變賣得家中資產,開倉資助明公。”
荀彧說完,曹操正打算千恩萬謝,卻被他按住手臂,接著道:“荀氏一家之資,其實并不足夠。”
“明公若想要糧草、人丁無虞,應當等待時機,擇時而進言。”
曹操面色認真的問道:“何意?”
荀彧看了許澤一眼,道:“誠如子泓所言,袁公與公孫將軍,已是水火不容之勢,袁公想迎立劉幽州為帝,給了公孫將軍口實,因此今年必有大戰。”
“戰事一起,則冀州擔心南面門戶空虛,同時也擔心黑山賊作亂,一定會引宗族強盛、善于用兵的人坐鎮平亂,實則是看守南面。”
“在舊都附近的所有同盟將軍中,唯有曾任騎都尉、西園校尉的足下,有如此才能,所以他會仰仗明公,而明公,也恰巧需要一塊地盤,來立身于亂世。”
“只要找準時機,進言于袁公,他一定會欣然派往。”
荀彧松了口氣,展顏笑道:“其實,在子泓提及明公之前,在下也曾想來拜訪,聽取明公對亂世之見。”
因為袁紹在主張迎立劉虞時,曹操寫了反對的書信。
同時,荀彧提及許澤的事,也是想看看曹公和他是否認識。
曹操意外道:“子泓提我?”
嗯,不認識。
荀彧順勢點頭:“在來之前,子泓就曾說,曹公心胸寬廣,禮賢下士,一定會在半路必經之地等候相迎。”
“啊!竟有此事?”曹操更加奇異,他之前從來沒見過許澤。
那他這份見識就不得了了。
這不光是要對局勢有所判斷,還要對各地人物均有風評。
方才能斷然下論。
“子泓,真乃知我者也!”
許澤咧嘴笑道:“就,根據些許風聞,胡亂猜的……若是錯了就算了,對了自然能引起注意。”
“你倒是實在。”
曹操聽完啞然失笑,這年輕人還挺耿直。
“文若兄長如此慷慨大義,在下也不能置之度外,”許澤抱了抱拳,義正言辭。
曹操又面露驚喜,哦?!聽這話的意思,許澤難道還頗有家資?
也是!為甄氏走商開坊兩年,怎么也有些積蓄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