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微笑平視、神態如常,拱手輕聲道:“子泓身邊多少經國之才,若無此智才是奇怪。”
曹操不動聲色自顧自點頭,末了道:“為吾婿單擬一份功勞簿,上至許澤,下至其麾下都伯,皆有封賞。”
“犒賞其安定人心、大漢支柱之重,將此事稟明陛下,為子泓加封千戶鄉侯。”
至于縣侯,曹操目前還不想濫封,他可以依靠許澤的存在,將封侯的標準不斷提高,日后其余將領想要封侯,可以參照許澤的功績。
如此,亦可讓宗親之中想要爵位、高官、大吏的人心思安定下來,先好生立大業。
可以說,有許澤存在,曹操更好平撫人心,否則現在許多將領恐怕要成驕兵了,歷戰必勝、開疆擴土,以為天下無人是其對手。
譬如曹洪便是如此!
想到曹洪,曹操心里不由失望的嘆一口氣。
幾次囑托他在九江扎根,壯大擴張、立足淮南,籠絡各族人心,讓曹氏兵馬在江南可以根深蒂固、城防人心牢不可破。
只可惜,子廉似乎并沒有領悟到他這一層意思,這種事又不能直接下令,否則分配不均亦會惹來嫉妒,導致文武不和。
“唉,反觀子廉。”
曹操嘆了口氣,有時候他就真的非常希望,許澤真是自己親兒子。
后輩之中若是能有許澤這樣的人,當真是曹氏祖宗保佑了。
當然了,可能是過繼的,祖宗保佑打了點折扣,只得了昂兒這樣文武雙全、溫文爾雅的長子,也不錯了。
曹操對曹昂也是頗為滿意,就是覺得他少了點許澤的狡猾、大奸似忠、大智若愚。
“子廉將軍自有所求吧,”郭嘉也是苦笑搖頭,曹洪大豪族出身,對近前的利益算得較多。
只是,在宗親之中的確偏傲,和外姓的將軍、賢才關系處得不是那么好,若是真能人脈廣博,這些暗示應該會告知他的。
“去辦吧,”曹操沖郭嘉揚了揚下巴,“讓子泓名揚天下,再添一個鎮南的威名,將名聲傳去荊州、益州、江東。”
“唯。”
有曹操放話,傳揚名聲會更加容易,這年頭沒有什么快速的渠道,就得靠口口相傳。
遷徙的百姓、游方的學子、世家的推崇,逐漸如同水面漣漪一般,讓名聲不斷擴散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