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到達丞相府的時候,果然沒見到曹操。
隨后去校事府,亦是得知郭嘉在尚書臺輔事,準備擬定秋后的嘉獎、封賞事宜,又有一批官吏將要擢升。
楊彪思索了許久,朝著城南走去,從南大街進街道,沿途得見市集還頗為熱鬧,有商馬聚集、各方來客在酒肆豪飲。
南城一向比較熱鬧,這楊彪早就聽說過,但還是第一次親自到南城來得見。
隨行的門客在旁介紹道:“這條街,有三千多戶人家,占地極大,錯落復雜,但是土建設計還十分有致。”
“紙鋪、糧鋪、布坊、酒肆,是最為常見的商鋪,那些是工坊商鋪,里面可以買到很多不錯的農耕器具。”
“那邊便是驛亭,里面有食宿的宅邸,還有馬廄,每日會有人來清理,打藥草除味。”
“從方才的南街門坊過來,基本都是許君侯的房產,他將大半街道都出租給商販,這些商品又可流通至百姓,所以南城顯得很熱鬧。”
“鹽鐵,實際上也會在商會販賣,君侯的事,無非是一個鹽引的區別而已。”
門客馬歷向來是經常到南城來游玩,所以對這里了如指掌。
“這里的酒肆,如此豪華。”
楊彪一指遠處街道正面的大樓閣,光是大門就有近兩丈寬,來往的人絡繹不絕,有小廝在外迎候賓客。
馬歷臉一紅,低聲道:“這是,新建的伎館,據說和君侯有些關系,實際是衛臻所開設,亦常有校事府的人出入。”
“公子……近年來愛去這里,里面亦有不少風流才俊,品評時事;有市集勾欄來的舞姬和民間戲班,也有編成歌賦的曲目。”
“君侯在酒閣里有一個規矩,誰能填詞作賦寫出一曲歌賦用于取樂,一旦取用便予百金為謝。”
“公子可是這里的名流,作賦十余首,往來才俊皆羨慕敬仰。”
“混賬。”
久不來南城,沒想到已經變成這樣了:“你方才說市集勾欄,那是什么地方?也是如此?”
“那是百姓觀戲的地方,里面活著很多民間戲班,有些亦是快失傳的技藝,如噴火、掌蛇、雜耍一類,亦是又得興起。”
“胡鬧,胡鬧,許子泓真是……天性頑劣,骨子里好玩物取樂,帶壞了德祖!”
楊彪一面皺眉怒罵,一面時不時朝著酒歌大門里去瞄。
進去的人穿著都很不錯,然后就看到了幾個太尉府的書吏,這應當是在趕著深禁之前進去,然后一玩就是一夜!
有這么好玩兒嗎!在家里開宴席不也一樣嗎?
這他娘的不就是家伎太多了,把營伎開到街上來,嘩眾取樂。
楊彪嘴角一抽,默默地走開了,免得被人認出來,回去再好好問問德祖。
這南城……何時變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