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就不會被刺殺了啊!”
“我就問你有刺殺怎么去?”
“去了就不會——”
“好了!”
孫策滿臉嫌棄的怒喝了一聲,“如今已經夠煩的了!區區刺殺,我孫策豈會懼之!準備器具,我親自帶人去堵決口!”
半個時辰后,呂范、徐詳等帶人把孫策打撈上岸,扶著他在岸邊休息,亦是壯碩身軀、線條懾人,須發皆濕,氣喘吁吁。
他轉頭來說的第一句話,便是“真不是人干的事”,孫策的確非常勇猛,足以震撼人心,可是到后半場沒了體力,扛埽捆、沙袋的手都止不住的發抖。
“如此看來,那許澤真是神人,我聽說他搶險的時候,一人鉆入水中,宛若游龍潛底,起則千層浪疊,只身堵決口,一人便可置一方埽工?!?/p>
“放屁!”
孫策氣得笑了起來,“傳言能信嗎!”
還游龍潛底,天天弄些探哨沿途吹噓自己,許子泓這沽名釣譽、愛慕虛榮之輩!
一人置埽工,那是人能做出來的事?
埽捆大則千斤,小則數百斤,以竹索串其中,將捆串成臨墻則為工。
一個人不知道要往返多少趟。
凈吹牛。
但話雖如此,孫策心里還是很震撼,因為許澤應該真的是義無反顧的下河了,方才會有如此多的傳言。
幾乎江淮沿岸人人都在傳頌。
這年頭,傳聞故事并不能的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想要傳出自己的名望,無非是名流傳揚、公文告示、百姓相傳這些途徑罷了。
許澤如今是得到百姓真心傳揚,這當真難得。
畢竟,名流傳揚有提攜之意,公文告示亦有鼓吹之嫌,可百姓口口相傳,那是實打實的崇敬、狂熱。
有一種今日見證傳奇,忍不住傳告鄉里的感覺。
這日后,可會成為許子泓背后的力量啊。
正休息時,遠處有哨騎到來,給孫策送來了書信。
“主公,州牧自壽春來信,請主公與他在樅陽相見。”
“不去!”
孫策嘴角一抽,一提到這個地方,心里就難受。
“他說事關廬江周氏,請主公和都督務必至樅陽商談,否則便只能依照律法懲處周氏宗族了。”
公瑾的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