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統率,就還需要戰術儲備、戰局基本、高階兵法等諸多學識,最終要的是身經百戰,理論聯系實際。
一般將領恐怕需要十年,二十年來總結提升。
但許澤不需要。
他能以獎勵的形式,得到更多感悟、學識、超凡能力。
“好,休息夠了,子泓!隨我去那邊田地里巡視一番。”
許澤抬頭看了一眼,那邊百姓很多。
估計是想去炫耀,享受頂禮膜拜了。
他心想。
……
春耕過去,曹操在各地的民田、軍田享有了極高的聲望。
事跡傳遍兗州各處,已達到人人歌頌、稱贊其善政養民的恩德。
蔡琰在兗州深居簡出,寫了幾封書信傳于當初父親舊識,感念兗州曹公之大德。
此事亦讓曹操聲名再起,太仆、太傅均知此消息,贊曹操“奉行禮度,尊善崇仁”,這一句評語,很快影響了他在士林的名聲。
讓多年遭到避諱的閹宦之后出身,得到了緩和。
至此開始,已有了不少學子、儒生,為曹公引經據典而辯言。
與此同時,“君子論跡不論心”的見解,也逐漸在兗州之外流傳。
兗州軍民、士民擁戴曹操之心,空前的凝固。
曹操在四個地方征募鄉勇,招納商賈、豪族資助,得甲胄上萬,新兵兩萬余人,其中大半都是曹氏宗親募得部曲。
鮑信在泰山亦是取得佳績,得應劭推舉,迎其主治泰山郡。
鄄城衙署。
“棗君送來的水利測算,已花去比三千萬錢,文若再予五萬石糧為俸,運給棗君,請他再趕工,雷澤、菏澤必須在六月之前通渠。”
“主公請放心吧,有子泓帶著匠人日夜趕工,最多不出十五日,就可完工?!?/p>
“子泓深諳水利之道,量坡、測途,皆是高明之法,令人敬佩。”
荀彧還沒說話,毛玠、韓浩等深諳農耕的文武,就已在毫不吝嗇的夸贊。
許澤樂而不疲的行事態度,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他有一種非常奇怪的特質,就是越累的時候,給人的感覺越舒服。
和這樣的狂人同城為官最是踏實,只需要做好本職之事,躺好就行了,一到春秋兩季,好消息那是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