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軍糧囤積足備,許澤親自率雷澤騎押運糧草,往清河郡大營去。
對外而言,這只是一個普通的糧草隊伍,誰也不知其中皆是勇猛如匪徒的群狼騎軍。
許澤麾下雷澤營的精騎,取自當初青州兵,亦是經過了多年廝殺,有戰火洗禮。
這兩千八百余騎,以及馬前卒五千盾兵,算是那一代青州賊的絕唱了。
司馬懿的估算不錯,這一仗打完,許澤會逐步遣散年歲大的老兵,然后將有功的將領轉為軍部的文職,或者鎮守許南營操訓新兵。
身邊的騎兵會削減,風貌也會略有更迭,不過許澤還在,典韋還在,雷澤騎的軍魂自然不會丟。
前至清河境內,駐扎在鮑信軍中,許澤召于禁、陳登同時催軍而來,且讓臧霸在泰山做好準備,隨時沿青州行軍,準備支援。
平原到清河之界是一座大山,并沒有道路直達,或者說沒有找到這樣的小徑,所以想進入清河,必須走青州,故此臧霸等人算是第二梯隊。
到營中,按以往行事作風,許澤派出一千名明探、暗探尋路,打探戰場各處的消息,知敵情如何。
三日內得到消息若干,不過卻沒發現鞠義的身影,恐怕此人也知道自己與白馬義從的作戰經驗很珍貴,想出其不意的進入戰場,然后一舉建功。
“清河城環護城河,內有翁城、馬面,南、西兩面皆是環山?!?/p>
“北臨清河,乃是天然屏障,糧草皆來于此,架橋渡河而運,東為鴉鶻關,乃是兵堡重地所在,遙望清河城?!?/p>
許澤敲了敲案幾抬頭掃視道:“我們要攻城,需背靠南山,大軍暴露在荒野之中,攻此高城,如若強攻,則可能重蹈鮑公覆轍?!?/p>
一個半月前,鮑信曾經強攻清河,死傷一萬三千軍士,而未能攻克,導致人心渙散、士氣低落。
所以想要再攻只能等秋收。
此戰,許澤的兵馬到后足有三萬人之多,加上增援的兵馬匯聚,能達五萬。
曹昂、鮑信皆在,大將還有于禁、陳登,皆可坐鎮中軍。
自秋收到年關,皆可進攻,直至拿下清河。
所以時間倒是很充足,許澤可以先圍,再攻。
以耗損為主,最后再強攻破城,此關鍵就在先滅敵士氣為重。
諸葛亮忽而雙眼一亮,道:“君侯有意,先下東面的鴉鶻關?”
那就要分兵,之間所隔為大山,需要繞道去東面,想要匯合必須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