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日,瑯琊各地還是有刺殺發生,不過好在許澤防備得當,官吏大多是遭驚嚇,有些輕傷、有些宿衛重傷護住,并未有折損。
但是在瑯琊北地的各縣開始傳出流言,有士子抨擊許都之政,同時流傳許澤中飽私囊,在許都曾因私自強買田土被校事府抓捕之事。
對此百姓之中亦是流言四起,許澤命人進行肅清謠言,但仍然堵不住悠悠之口。
消息傳到青州,袁譚只覺得形勢一片大好。
“哈哈哈,許子泓,曹子修想在瑯琊取名,我偏不讓他們得利!”
“這些刺客命又不值錢,灑下萬金便可讓他們為我賣命,現在看來大事可成也!”
袁譚知道這些密報不可能是偽造,多方消息傳來,都說明許澤已束手無策,只能等待秋收,讓收成來安定人心。
只可惜,今年瑯琊、青州盡皆欠收,袁譚已經提前讓父親從冀州運送來糧食囤倉,到時候作為軍糧和瑯琊開戰。
他更是立下了軍令狀,只要糧草足夠,定能奪下瑯琊,且以流言籠絡民心,趁此時機便可聲討曹操挾制天子之事。
將檄文送到許都!昭告天下。
廣邀四方諸侯一同勤王攻曹,到那時候攜大勢傾壓,曹操的兵馬豈能抵擋四面之敵?
而我袁氏盡可取幽州再得助力,兵力大增立刻便能投入戰場,光是用兵馬糧草硬耗,都可以讓曹操退避三舍不敢交戰,只能拖。
拖得越久,越容易內部生患,說不定有些人還能給他致命一擊!宛若當初董賊一般。
曹操一死,天子迎至鄴城,大業豈不可成?天下哪里還有敵手?
荊州老殘或是江東鼠輩?!
呵,豈是我北疆將士之敵也!!!
袁譚看著這些密報,越看越是意氣風發,他感覺自己振臂一揮便可重創許澤,稍加用略就能讓人前赴后繼的去毀他精心布下的局面。
如此大才,袁氏之中又有幾人?
父親還不為我驕傲?!
就在這時,郭圖和辛評還來不及勸說,只是和孔順等人附和進言,夸贊袁譚的手筆與氣魄,鄴城就又接到了伏氏送來的書信。
袁譚在軍營收到書信時,大為光火。
“這伏氏,當真是小人也,真不知當初是如何綁上天子,送女兒入宮為妃的!”
“一族之人皆是反復小人,騎在東武三關這墻上,哪邊占優就倒向哪邊!”
他唾罵之后看完書信,面色十分凝重。
郭圖連忙發問:“公子,信上所言如何?”
袁譚冷哼道:“約我秋后入關,再取許澤人頭。”
“此乃是詐降也。”
郭圖當機立斷,擺手相勸:“公子千萬不要聽信,我們只管逐步攻打,步步為營,絕對不能再信其接引,這樣雖然會折損兵力,但卻數月之內亦可建功,即便是失利也能退走。”
“不,”袁譚胸膛一挺,嘴角下癟,斜飛入鬢的雙眉挑動,眼眸似含鋒銳,沉聲道:“這次是真的,我對于這等小人太過了解。”
“本公子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只想歸降于我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