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拱手道:“老朽領(lǐng)命?!?/p>
“興霸,你領(lǐng)兵從箕屋山北,守浯水一線,待文和先生與袁軍交戰(zhàn)時,奇襲姑幕,姑幕的守軍不多,但是渡口恐怕不好攻下,一旦陷入重圍則離去,若有機會可以火油焚燒其營。”
“甘寧領(lǐng)命!”
“諸縣、東武需有兵馬去迎戰(zhàn),但不可久持,以十日糧草為限,相持最多十日則撤走,期間不可力敵,亦不可戰(zhàn)敗,”許澤說到這看向了陳到、陳重兄弟,“叔至,你們領(lǐng)所部前去迎敵,記住只需糾纏便可。”
“子義、仲康、阿韋就別去了,我怕你們?nèi)滩蛔〈蛩浪麄冎鲗??!?/p>
許澤輕笑幾聲,在案幾上拍打了幾下,看向諸葛亮與陸議,道:“二位后生,可有什么要補充的?”
諸葛亮欲言又止,神色頗有動容,瞥了陸議幾眼后,對許澤笑著拱手道:“君侯已全數(shù)安排妥當,若袁譚先鋒軍馬不察,則必中此計。”
“弟子也無可補充?!?/p>
“好!諸位依計行事!”
許澤命文武散去,卻叫住了諸葛亮,道:“孔明,方才有話要說?”
他有洞察之能,諸葛亮細微的神情變化被敏銳的捕捉到,許澤也能猜到他肯定還有錦上添花之策,但是諸葛亮知書達理、心思純良,不會在軍議上爭能。
由是,許澤對諸葛亮的好感更是倍增。
之前只是天然的對鞠躬盡瘁的武侯有好感,現(xiàn)在則是切身能感受到,青少年時期的諸葛亮,相處起來也是如沐春風。
諸葛亮拱手笑道:“大戰(zhàn)在瑯琊、北海兩郡交界,袁譚亦是為此做了長久的準備,恐怕調(diào)遣兵力著重于此地?!?/p>
“君侯何不請臧府君出兵劫掠其后,自泰山萊蕪進齊地,沿淄水抄掠糧道,可讓袁譚首尾難顧。”
許澤展顏輕笑,拍了拍諸葛亮的肩頭,道:“孔明見解獨到,我已私信臧霸,讓他伺機而動,恐怕不止能夠抄掠糧道那么簡單?!?/p>
“而且,我和奉孝從不斷書信,每有想法都會命飛騎走送之,有時候會同時送書信給奉孝、文若、志才、司空和陛下?!?/p>
“他們也會伺機出兵,將平原占回。到此刻我也可以告訴你,我們在瑯琊、北海唱的戲,全都是專為了平原搭臺,真正的奇襲在那邊!”
“平原之地,乃是當初玄德公治理,地勢他盡皆熟悉,其二弟關(guān)羽有萬夫不當之勇,司空早已與他多方商討,為的便是今日請他為先鋒,大軍奇襲平原?!?/p>
諸葛亮登時恍然,臉上表情肉眼可見的變得精彩激動,且有幾分欣慰滿足。
欣慰就在于,此略聲東擊西,如何浩大,袁譚如何能想到他面對的敵人意在何處。
這正是兵法所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