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亦安看著李嬤嬤堆起皺紋的眼角,失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嬤嬤莫愁。”
除此之外,李嬤嬤其實還有一樁心事,當著程亦安的面,卻又不敢說。
別看李嬤嬤是程亦安教養嬤嬤,卻因老太太那樁事,如今在寧濟堂還得往后站。
李嬤嬤鐵了心要倚著程亦安這顆大樹,老太太那邊是徹底撂下了,那老太太也識趣,不必程亦安開口,已經將李嬤嬤那女兒女婿給放歸了,前段時日女兒和女婿求到她跟前,想讓她幫著在陸府尋門差事。
這不,程亦安開始掌家了,是個極好的機會。
但李嬤嬤不敢開口,畢竟她現在可不是以前。
如蕙二人不敢叫程亦安等,匆忙塞了幾口起身,程亦安卻是瞪她們,“我也不是在等你們,我在想事兒,再吃一些吧。”
再過了一會兒,主仆四人由小丫頭仆婦簇擁著往議事廳來。
陸府的議事廳在垂花門內,垂花門西面是花廳,東面挨著側門處便有一小院子,是陸府當家主母理事的議事廳。
大雪天二太太沒起,免了晨昏定省,老太太那邊病下更不許人打攪,程亦安徑直來到議事廳。
里面果然聚滿了人。
一等管事,二等管事和三等管事,總共一百人,將不大不小的議事廳擠個水泄不通。
眾人原還交頭接耳,聽到門口仆婦喚“少奶奶來了”,立即肅敬,紛紛給程亦安請安。
程亦安在橫廳長塌坐了下來。
早有管事準備了火爐,如蕙又親自將攜來的一塊貂皮褥子鋪上,讓程亦安坐著,搭了一塊豹皮緞褥在她身上保暖,如蘭呢,帶著小丫頭將程亦安慣用的那套茶具給擱下,吩咐人煮茶水去了。
雪已停,院子里的積雪也被清到角落,上百人默立下方,悄悄打量程亦安。
端端正正的美人兒被簇擁坐在軟榻,雪白如玉的一張臉,圈在一叢細細的兔毛中,瞧著十足雍容富貴,可到底太年輕了。
年輕有年輕的好,好糊弄。
程亦安太明白這些管事的底細。
陸栩生再厲害,終究不能日日在府上,說到底這位少奶奶成不成,這些管事們也都在看。
這是其一。
其二,陸府偌大一個國公府,即便不如程家源遠流長,那在京城也是首屈一指,每日大事十來件,小事上百件,灶上的,廚房的,內院的采買,外院的采買,茶水廳,宴歇處,庫房的,守夜巡門的,管園子的,還不算太太奶奶們身旁的丫鬟婆子,光這些,就得好幾十個管事。
她才攜了幾人進府?
通共兩個得力的陪嫁丫鬟,兩門陪房,人盡其用,也只能管上兩三個檔子口的事。
歸根結底,程亦安還得用陸府的人。
既然必須用他們,那大家伙自然就有底氣了。
哪個房里人不是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