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后重逢,他一眼認出了曾經的弟子,曾經的弟子也再次對他交付了所有信任。
罷了,既然逃不掉,那就灑脫一些吧。
身為漢人,聽從漢高祖的命令,協助漢太子覆滅大漢,重建新王朝真是一件極有趣的事。
只想在亂世茍活,為家人尋得富貴的賈詡,只因“帝師”二字,竟生出些使命感了。
劉盈不意外賈詡會選擇自己。
賈詡,又一條在賽博斗蛐蛐中評價“三國中的大漢忠臣”中的漏網之魚。
為了自保,賈詡曾慫恿李傕等人攻打長安,讓長安被戰火焚毀,吏民死傷過萬。
但同樣是賈詡,多次在董卓、李傕、郭汜處周旋,保全漢獻帝的性命,幫助漢獻帝東歸。
賈詡一生中,唯一一次沒有選擇更穩妥的道路,也是因為漢獻帝。
李傕、郭汜等矛盾日益激烈時,張繡勸賈詡與他一同離開長安,賈詡卻因漢獻帝在長安,拒絕了張繡的好意——“吾受國恩,義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p>
直到漢獻帝被曹操接走后,他才奉還印綬,輾轉幾處,去投奔張繡。
這亂世之中,許多人都如此矛盾。
賈詡獻策長安之亂,但也極力在李傕、郭汜處周旋,常出些濟民之策。在他未離開前,李傕、郭汜保持著表面的和平,關中大致還算安穩;
賈詡為自保可以不顧長安城中漢獻帝的性命,也從不在意在曹操處的漢獻帝,但他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漢獻帝東歸。
此次副本,賈詡為自保制造長安之亂前,劉盈便在董卓與呂布拼殺的混亂中逃走。
賈詡只是在西涼軍閥中縫縫補補,還未曾揚名。
劉盈相信,自己承諾給賈詡富貴安穩,賈詡或許更想當蕭何、曹參。
不過毒士也沒什么不好,陳平非常非常好。
誰要是說陳平的壞話,劉盈就去掀誰家屋頂!
哦,周勃和灌嬰除外。這兩人陳平說很熱鬧,看著他們嫉妒的嘴臉很開心。
既然坦白了秘密,劉盈打開了話匣子,嘀咕起陳平和周勃、灌嬰二三事。
賈詡皺著眉頭,表示非常不想聽。
“你還是趕緊出去,安一安你友人的心?!辟Z詡道,“他們雖才高,但年少,恐怕正在憂懼中。還有孫策和周瑜那里,你不解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