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室點密已經初步完成了對西域的征服,而隨著烏尊可汗的死去,伊利可汗土門也已經沒有了兒子。作為土門的親兄弟,本身又戰功輝煌、勢力雄壯,室點密自然覺得他理當扛起突厥這一桿大旗。
但接下來的事情走向讓他再次大吃一驚,唐國在接連謀害兩任突厥可汗之后,竟然再次扶立乙息記可汗之子攝圖為突厥新可汗,并且建立牙帳于陰山。
這無疑令突厥一眾族眾們大感不服,尤其是室點密這種本身資歷與實力兼具的突厥國中耆老,是無論如何都不甘心臣服于攝圖這樣一個任由外敵擺弄的傀儡,故而室點密索性揭竿而起、悍然自立。
不過由于金山久為突厥汗帳所在,周邊也多有土門一脈族屬,室點密也不敢留在金山建立統治,還是招聚一部分從屬突厥的族屬回到西域他的地盤中來建立汗國。
在這些響應室點密的部族當中,薛延陀便屬于一個非常積極、同時勢力也頗為不俗的部族,而其領地接近金山,也便于室點密監控并干涉東面的局勢變化。
攝圖此番來攻薛延陀,無疑就是在打室點密的臉。如若他坐望不救而被攝圖將薛延陀攻破并重新納入控制之中,無疑會大大損傷室點密的威望,也會令其他跟隨他一起叛出突厥汗庭的部族都心生猶豫。
同時薛延陀的失守也會讓金山以西為攝圖所掌握,未來其人便可任意出入金山針對西突厥的領地進行進攻寇掠,會使得剛剛穩定的西域局勢再生波瀾。
所以薛延陀不得不救,只是在下令救援薛延陀之前,室點密心中也是諸多思量。單憑區區一個攝圖,自然不值得他作重視,但攝圖背后站著的大唐卻讓他不得不多加小心。
室點密雖然沒有直接與大唐交手的經歷,但心內同樣也不敢輕視這樣一個統一中土的大帝國。尤其當年僅僅只是三分天下占據其一的西魏,便聲聲打斷了突厥上升的勢頭,如今的實力必然更加雄壯,而且除了進犯薛孤延領地的師旅之外,唐皇還親統大軍在駐敦煌呢!
原本室點密還僅僅只是有些懷疑,此番唐皇西巡是不是要針對他們西突厥,現在看來那是沒有什么可作疑慮的了,唐國此番就是要西進打擊他們西突厥。
薛延陀那里不可不救,而河西敦煌這里又不得不防。此刻室點密也不由得心生慶幸,好在他之前足夠警覺,得知唐皇西巡之后,便先召集大部人馬集結在東部的可汗浮圖城中,如今就算唐國有什么針對性的動作,他也有足夠的時間與力量做出應對。
他召來自己的兒子阿史那玷厥,認真叮囑道:“此番攝圖伙同唐軍前來攻我,意圖實在陰險。你今率五萬兵馬奔救薛孤延,若攝圖兵勢不壯,將之擊退即可,你便引部速歸浮圖城。
如果攝圖兵馬雄壯,你便勿與交戰,直引薛延陀部向西遷徙避讓。汗庭荒廢多時,攝圖遠來必然難能攜帶太多輜重給養,你等只要退卻,他便無力進擊,危險自然解除!”
阿史那玷厥正當壯年,聽到父親這般叮囑,當即便不以為然的皺眉說道:“攝圖不過是當年俟斤落敗、送于唐國飼養的犬兒罷了,他今既然趕來犯我,我自當將他擒獲,割下他的首級傳示諸部!區區一個唐國的走狗,哪里值得我作退避!”
“攝圖雖不可懼,唐國卻勢力雄大。就連你堂兄俟斤早年那么勇壯之人,都不免為其所害,難道還不能令你心生警惕、敬畏強敵?”
聽到兒子這般回答自己,室點密當即便皺眉訓斥道:“如今唐國皇帝在河西舉兵幾十萬之眾,還不知在蓄謀什么險計。我今需坐鎮浮圖城來防備唐皇,不能率部前去救援薛孤延,故而遣你。但你若如此輕率,那也不必去了,我自遣你兄弟前往!”
“我去、我去,一定遵從可汗命令,絕不輕視敵人!”
阿史那玷厥聞言后忙不迭收斂狂態,一臉恭敬的說道。
他父親兒子同樣不少,未來誰人繼承汗位尚未確定,因此每一次統兵出征的機會對于他們這些兒子來說都非常的珍貴,可以趁機創建軍功、壯大自己的勢力,成為日后繼承汗位的籌碼。
薛延陀乃是鐵勒諸部當中勢力頗為強盛的一支,此番若能率軍往救,自然將其納入自己麾下,阿史那玷厥當然不想錯失這個機會。
西突厥如今統攝西域諸邦國以及諸多草原部族,單單聚集在可汗浮圖城附近的控弦之士便多達二十余萬,在分給阿史那玷厥五萬人馬前往奔救薛延陀之后,室點密麾下仍有雄軍巨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