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姨知道自己過得沒有姐姐過得好,自卑是有一點,可從出生的時候,她就不如她姐姐的。她姐姐是父親原配生的,原配的家世也好,而自己是姨娘生的,姨娘的家世還不好。
從小到大,于小姨見到她姐姐是如何的優秀,她想要追趕總是追趕不上去。后來,她干脆不追趕了,太累了。
“這話憋在心里,難受。”于小姨道。
“能說說話也好。”宋鳳蘭道。
“你不管那些事情,就不要管,多過來坐坐。”宋母道,“我現在沒有工作,看看孩子,玩一玩,也就是這樣。”
不是沒有人來家里要跟宋母攀關系,宋母不愿意見那些人,怪沒有意思的。宋家出事的時候,那些人跑得特別快,而現在,宋家又發達了,他們又湊上來。
宋母理解了宋三姑姑為什么宅在家里,宅在家里,沒有那么多煩心事情,那也不錯。就是湯家那邊的人總想找宋三姑姑,那些人太想要宋三姑姑手里的東西。
只要宋三姑姑還沒有死,湯家那邊的人就不可能放棄。
“你累了那么多年,也該好好休息。”宋母道。
“有活的時候還是有做一做。”于小姨道,“人老了,花錢的地方多,得攢點錢。不能總等著兒女拿,指望不上他們。”
于小姨羨慕宋母,宋母的幾個孩子都很有出息,一個個都還很孝順,他們都不需要宋母操心。再看看自己的兒女,一個個都要她操心,都恨不得從她的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中午的時候,于小姨待在宋家吃飯,宋母讓于小姨多吃一點。
宋母沒有多給于小姨錢,還是讓于小姨多吃一點,這更實際。
于小姨回去了,宋鳳蘭還在宋家。
“你小姨不容易。”宋母跟宋鳳蘭母女兩個人在房間里聊聊天,“一大家子,你小姨手里的那點東西,遲早要被他們刮干凈的。”
“小姨無法真的不去管他們。”宋鳳蘭道,“要是有人讓我不要管我兒子,我也做不到。所以還是得讓梓航成長得好一點,千萬別長歪了,長歪了,我的心可受不住。”
有的人小時候很乖巧很懂事,等歲數大了,見識多了,就沒有那么懂事。人學會了斤斤計較,還算計親人。
“小姨不用擔心養老的問題,真要是不行,我以后出錢給她養老。”于小姨幫助宋鳳蘭那么多,即便宋家是給了錢的,但是在那個年代,錢不是萬能的,宋鳳蘭還是很感激于小姨。
“不要跟你小姨說,你小姨過來的次數少,也是不想讓我們知道太多。”宋母道,“她不是要我們同情她,不是要讓我們幫助她。”
宋母知道于小姨的自尊心有多強,她們是親姐妹,同父異母的親姐妹。于小姨跟宋母說那些話,也是因為于小姨很敬重宋母這個姐姐,沒有想著把事情都藏在心里。
“他們家那么多張嘴,還好房子大一點,還能有地方住。”宋母道,“怕的是沒有房子住的,還得租房子。那么多人,租房子都要不少錢。”
“小姨怎么就嫁去江家?”宋鳳蘭疑惑。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江家還算好的了。”宋母道,“你小姨原本是有一個未婚夫的,失散了,后面聽人說那個未
婚夫死了。人都沒有活著,又怎么娶妻。就算活著,失散了,又有幾個人還能再團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