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其他還能抄襲,可是沈江霖答卷中的文章,作的十分別具一格,有銳意創新之態,并非那種可以套用的歌功頌德、堆砌辭藻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如何抄襲?
既不是抄襲,捫心自問,光看他們的答卷,確實在伯仲之間,謝府尹點了沈江霖為魁首,又有何錯?
陶臨九是失魂落魄地回去的,他尚且不知父親在背后默默為他做了什么,只覺得打擊頗深,他一向自詡不凡,沒想到竟然被一個小他四歲的小兒徹底比了下去!
陶云亭也命人偷偷抄錄了沈江霖的答卷拿回來看了一番,看了之后,陶云亭沒了言語,心中只道慶幸。
還好他沒有呈上那一份奏折,沒有讓謝識玄順藤摸瓜盯上自己,如今他只是在背后攪風弄雨,沒人能抓得住他。
雖然知道是自己妄斷了,但是陶云亭并不后悔,外邊傳的如此風風雨雨,一個十一歲的小兒如何承受的住?說不定下一場府試就考的不盡人意了。
作為一個考了無數次試,在大周朝所有學霸中都能脫穎而出的“考試達人”,陶云亭是很有一番考試心得的,他明白高手過招之間,有時候心態甚至比一切都重要。
小子心性不穩,便容易考砸,府試已在眼前,恐怕他的心態也很難調整出來。
然而府試成績一出來,沈江霖依舊高中榜首,陶臨九卻堪堪只得了一個
沈江霖沒有猜錯,
謝識玄是個外表圓滑,內里剛強之人,他的儒雅隨和只是表象,
陶云亭越是在背后說他選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做案首錯了,他越是要用行動把耳光扇回去。
府試結果出來之后,
幾家歡喜幾家愁。
沈江霖他們一行五人去考府試,除了沈江霖高中之外,沈貴生排名或許被人抄送,監考官哪怕沒有見過他,但是也聽過他作的詩、看過他寫的文章,心中已有三分好感。
哪怕試卷是糊名的,但是一個人的文章風格是糊不住的,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雙方的卷子水平是差不多的,閱卷官也會更偏愛有名望的那一方。
畢竟取中有名望者,這件事本身,就不會出錯。
沈江霖其實自己也看了的解析,如何破題,如何凝煉字義,如何對偶更加工整,都再次進行加強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