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搜撿更加嚴格,
眾人依次排隊,
除去衣服、鞋襪,
甚至就連發髻也要打散,
供搜子仔細查驗,
攜帶進去的考籃甚至要被反復翻檢,糕點之類的全部被掰碎不說,
就連熟雞蛋都幫你剝了殼查看,確無夾帶之可能,才放人進去。
從天剛剛蒙蒙亮開始搜撿,
一直到辰時初太陽完全升起了,才算全部搜撿完畢,索性沒有搜出什么夾帶作弊的人,算是比較順利。
沈江霖迅速穿好衣服,束好發髻,排隊跟著官差往前走,進了大門之后,還有二門,過了二門的門檻,再往前走十來步,是龍門,故而世人也稱科舉考中之后,是鯉魚躍龍門,從此以后就不同凡響了。
等到所有考生都進入龍門口,守衛們便會將這三道門關上鎖死,里頭沒有傳來考試結束的鑼鼓聲,無論發生任何事,這三道門都不會開。
繞過“明遠樓”和“致公堂”,官差在前方站定,沈江霖舉目望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氣——眼前之景,實在壯觀!
放眼望去,一排一排的考棚縱橫交錯,目之所及看不到邊,據說京城貢院有九千多間考棚,這便是來日他們參加會試時,迎接全國各地舉子的地方。
這次只是秋闈,朝廷劃出來一塊地方的考棚,供此次參加秋闈的三千余名生員所用。
每個人都會抽一張簽,簽上會寫明座次,輪到沈江霖的時候,他打開一看,是月字二十號位。
每一排考棚的第一個考棚側面墻上都有按照千字文順序寫上: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沈江霖找到“月”字那一排,往里走了一段,就看到考棚上面寫的“廿”字,代表的就是二十。
沈江霖走進考棚,放下考籃,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一下考棚。
此處貢院是高祖皇帝當年修建的,如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中間幾次修繕,近幾年朝廷財政吃緊,很多能節省的地方就節省一些,故而這里的考棚已經好多年沒有修葺過了。
若是遇到有破洞的,或是里面有蛇蟲鼠蟻的,不先弄干凈,等到下了雨或者被蛇咬上一口,那到時候可就回天乏術了。
沈江霖仔仔細細看過去,發現自己這次運氣很好,既沒有靠近茅廁,這個考棚又是完好無損的,用來考試的兩塊木板也沒有什么特別凹凸不平的地方,寫字的時候下面墊兩張紙,也就夠了。
沈江霖暗自點了點頭,目光看到他的考棚外有一木桶,木桶里裝滿了清水,同時還有一個帶著蓋子的小恭桶,是讓他們出恭用的。
是了,鄉試期間,基本上是不讓上茅房的,吃喝拉撒全在考棚內解決。
他們這群書生,口中念的是至高無上的道德仁義,身邊卻是臭氣熏天、屎尿與共,實在是荒誕至極。
好在沈江霖早就對如今的狀況見怪不怪了,淡定地用清水打shi棉帕,仔細地擦干凈兩塊木板,等到木板干透了,才將考籃中的毛筆和硯臺拿了出來。
沈江霖是個心態很穩的人,再逢大考,他雖然也有些微緊張,但是很快就被壓了下去,端坐在號舍內,等待發放考題。
十二名內外簾官相繼進入考場,內簾官六名在內場巡考,外簾官六名,登“明遠樓”在外提調,監察是否有內外串通之舉,官差們將厚實的貢院大門一扇一扇關上落鎖,其余東西兩側角門同樣如此,另有三重圍墻圍住考場,貢院內徹底成了一個完全密封的場所,所有人馬,包括內外簾官,都無法再進出,必須在此地熬過三天兩夜。
此次鄉試的主考官是翰林院學士秦之況,也便是秦勉的族兄,去年剛剛升的官,否則今年的鄉試還輪不到他當主考官。
主持鄉試,秦之況也是頭一遭,所以更是小心翼翼,每一個地方力求完美,生怕有疏漏。
畢竟此等大事,做好了受益無窮,萬一搞砸了,摘了他的官帽亦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