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皇帝遠!
幾個大字出現在天幕上。
【宗室們的肆無忌憚致使明王朝財政稅收更加崩壞。
本來屬于朝廷的稅收被侵占了不說,但是宗室們的開銷還要照常給。
可是朝堂沒有銀子怎么辦,只能從底層百姓那剝削。
于是朝堂加重對底層百姓的剝削,這無疑形成了惡性循環,最后倒霉的還是大明的老百姓。】
【路人甲】:不過明朝的百姓的稅看起來不高。
【明面上看,明朝對百姓收的稅并不多,僅僅是十五抽一而已。
但是由于明朝后期的土地兼并問題,很多耕地都在不用交稅的藩王和士大夫手上,因此朝堂壓迫的只有自耕農。
朝堂沒錢后,拖欠藩王俸祿,沒有收入的宗室們則又開始變相搶百姓的錢和地,自耕農變佃農,惡性循環。】
樂瑤這形象的養豬說法可是直擊了朱棣、朱高熾還有朱瞻基的心。
明太宗朱棣聽此,陷入沉默,他沒想到自己制定修正的宗室制度倒后期會變的如此不可控。
看來這政策還得重新定,不能讓他們吸干了大明王朝的血。
朱高熾也是一臉嚴肅,他之前只想停了自家父皇下西洋之舉,怎么就沒想到從縮減藩王下手,如今能省下一大筆銀子。
朱瞻基則在盤算到底能省下多少銀子。
【以上是大明經濟崩壞的第二個原因,宗室養豬政策。
第三點,咱們來重點說說,就是大明朝的重農抑商制度,特別是禁海制。
一個王朝要是收入不多,再怎么開源節流也是沒用的,更不用說明朝也沒節什么流。
像是明仁宗朱高熾只是停了鄭和下西洋,看似是節約了開支,但實際上西方國家還是來大明進貢。
如此大明朝還是在賠本,但是原來還賺點錢的下西洋卻停了。
只能說明仁宗朱高熾在經濟方面也是沒有才能,守城還行,但開拓方面的技能真是……】
聽著神跡點名批評自己,朱高熾陷入深深的反思當中。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政策上的確行的是仁政,安撫百姓方面也可以。
開源節流這他是能省就省,但對于創收這方面他的確沒什么措施。
【其實明朝明明是有機會賺大錢的,偏偏明太宗朱棣還有太子朱高熾都沒有意識到。
明太宗朱棣只想著下西洋可以弘揚明朝國威,萬朝進貢,確立明朝宗主國地位,從而保障明朝的軍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