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看見他爹又哭又認真的樣子,反倒讓他覺得眼前的爹比之前那個只會聽之任之的爹好很多。
終于像是一個有思想的帝王了。
他爹,成長了。
【怎么看都是良策,但是此舉卻遭到了朝堂大臣的反對
,以內閣大臣為首。
內閣大臣李東陽給出的理由是,京城的軍隊武力太差,若是調度到邊境恐怕是無法抵御蒙古外敵。
而邊境的軍隊長期以來打打殺殺,難以約束,若把他們調度到京城,定會擾亂京城的治安。
于是內閣眾臣拒絕起草調度的文書。】
天幕中出現卡通大臣,只見他們把手上的毛筆往地上一摔,頭上幾個大字,“拒絕起草”
【趙匡美】:不寫就不寫,直接執行便是!聽他們的干嘛!
趙匡美向天幕那幾個蹦跶的臣子,特別想把他們拽下來,直接踩在腳底。
此時的趙匡美真是看不慣這群文人的小人得志的樣子,起義的時候不見他們有多大本事,如今起義被平定了,他們又跳出來蹦跶了,什么東西!
朱高煦和趙匡美一樣激動,甚至更激動。
“他娘的!你們還敢威脅,不寫就不寫!誰還不會寫字!小子,你自己寫!!”朱高煦被氣的不輕。
樂瑤看到粉絲反應如此激動,她這才發現自己之前好像沒有解釋過明朝的內閣制度。
【他們不寫可不行,皇帝的決策可越不開內閣制度。
在這里,咱們先簡單的說一下明朝哦的內閣制度,以便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他們為何如此豪橫。
首先,內閣制度由明太宗朱棣創建,本意是就是給皇帝出謀劃策,永樂年間,內閣還不是權利機關,不分管任何人。
但是到了明仁宗朱高熾事情,內閣的權利逐步加大,內閣的臣子除了是內閣成員外,還擔任其他職位
。】
朱棣不由的看向朱高熾。
“兒子已知文官集團弊端,定不會重蹈覆轍。”朱高熾虔誠悔改,聽后世子孫都成了文官集團的傀儡,他若再向著文臣他就是傻子。
【但是明仁宗朱高熾時期,政務還是由皇帝掌控,權利并不在內閣手上。
當然
,這也和朱高熾只當了十個月皇帝有關,若他活的久一點,就不好說了。】
“大哥,你真會死,短命也是優點。”朱高煦發自內心的感嘆,毫無惡意,甚至是夸獎。
朱高熾……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內閣的權利再次增大,他們雖沒有決策權,但是有了票擬權。
所謂的票擬權,是內閣大臣可以看奏章,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議,至于同意不同意就在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