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票擬權,是內閣大臣可以看奏章,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議,至于同意不同意就在于皇帝。
對了,為了監督內閣,明宣宗朱瞻基還開了個壞頭,開始讓官宦參與進來。】
朱高熾又看向朱瞻基,他發現很多明朝的弊端都是從他們兩父子開始的,且他的兒子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孩兒也知道錯了。”朱瞻基認錯認的干脆利落。
【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木堡之變,武將幾乎團滅,朱叫門二次登基后,又弄死了于謙一干忠臣。
內閣的權利再次被提升,到了成化年間已經形成了可于皇權對抗的實力,特別又經過弘治年間的放縱,內閣的權利進一步加大。
理論上皇帝是不能越過內閣發指令,皇帝只有同意不同意的權利,若內閣不起草文書,皇帝就沒辦法。
可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偏偏不管,你不是不寫么,行,那就越過內閣和兵部直接下令。
此舉可是惹惱了眾臣,皇帝不但越過內閣,還敢越過兵部?!】
叛逆!
天幕上出現紅色大字。
此時朱棣的注意點落在“還敢越過兵部”這句話上,作為皇帝,兵權本就集中在自己手上,什么叫做“敢”?
【秦始皇嬴政】:兵部的權利如此大?
一直認識聽講的嬴政難得發言,對于明朝的制度,神跡沒有系統的講
。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相關話題,秦始皇嬴政聽的十分仔細,他吸取后朝的教訓,努力改良出最好的制度體系。
【路人甲】:那可是相當的大,文臣集團的兵部,皇帝算老幾。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秦始皇嬴政】:兵部,
文官?
【漢武帝劉徹】:文官執掌兵部?
【唐太宗李世民】:文官執掌兵部?
看粉絲們提問,樂瑤就簡單說說明朝的兵部,講真,不了解歷史之前,
看到兵部自然聯想到武將,
誰能想到擔任兵部尚書的都是文臣。
【明朝的兵部和唐朝的不一樣,
唐朝的兵部侍郎和兵部尚書都是久經沙場的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