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
兩個大字又出現在天幕上
【除此之外,太子李弘還特別重家人情誼,他親自為他同父異母的兩個姐姐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求情。
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的母妃是蕭淑妃,而蕭淑妃和武則天是敵對,最后死于武則天之手。
兩位公主受到牽連,被囚禁宮中,無法正常出嫁。】
漢武帝聽到這不禁皺起了眉頭,不知為何他覺的這個唐太子和他祖爺爺劉盈有些許相似,婦人之仁。
作為一國之君,過度的仁慈并不是一件好事,養虎為患,他日后悔可就晚了。
“庸君。”漢武帝劉徹給出評價,他不認為李弘登基后會是一名明君。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太子李弘的“仁善”,這也是唐高宗李治最看中太子李弘的一點。
話題扯的有點遠,咱們言歸正傳,再次回到唐高宗李治為何不能廢后上。
咱們再做一個假設,倘若唐高宗李治真的廢了武則天,那太子之位該給誰呢?
唐高宗一共就八個兒子,其中四個還是武則天所生,這四位皇子是沒戲了,剩下的四個兒子,其一就是廢太子李忠,廢都廢了,再立可不是那么好立的。
第二個皇子李孝身體也不怎么樣,在廢后風波這一年的五月就病逝了,這個皇子可以排除掉。
第三個皇子李上金,存在感特別低的皇子,很不受唐高宗李治待見,因此太子之位肯定沒他什么事。
最后一個皇子乃是蕭淑妃的兒子,罪妃之子,做太子也不合適。
綜上分析,剩下的幾個兒子沒一個適合當太子的,所以唐高宗李治廢皇后有什么好處?】
天幕中出現了幾個卡通皇子,只見一個個的被唐高宗李治踢了出去。
【咱們再來分析分析上官儀之死,他當真是因為給懦弱的唐高宗李治背鍋而死么?
前面咱們說過上官儀之前的身份是廢太子李忠的幕僚,且告密的宦官也是李忠的人,上官儀和宦官兩人交往又過密。
有沒有結黨營私,復立太子的意思?】
【還有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這場風波,說白了就是唐高宗李治多疑引起的,借此機會敲打皇后武則天而已。
當武則天服軟收斂后,夫妻二人的政治目的還是一致的。
反觀,積極支持廢后的上官儀立場卻明顯的不對,他站隊廢太子李忠,當年擁護廢太子李忠的又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門閥世家。】
蜀
聽神跡分析,阿斗大為震驚,他完全沒想廢后的背后竟然牽扯這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