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很看好唐德宗李適,覺得他是一個有血性的皇帝,但是沒有想到他會落到這種下場。
所以還得聽賢臣的話,不能重用奸臣,自己能力不足就不要瞎操作。
阿斗對唐德宗李適改觀了,他覺得唐德宗李適雖然有心當好皇帝,但是的確沒能力,他就和自己一樣,是個普通人罷了。
【唐德宗李適沒有辦法,只能逃離長安城,這是繼他爹唐代宗李豫以來,第三個,不對,應該是第四個逃離長安的。
從唐玄宗以來到唐德宗,這祖孫四人都逃離過長安。】
天幕上又出現了卡通動畫,這次是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只見他們四人排著隊一個個的逃離了長安。
宋
“這么看,唐朝棄都的皇帝也不少。”趙匡美感嘆,“趕上咱們大宋了。”
“但好在他們是內部矛盾,咱是被外族打的跑。”趙匡美吐槽。
趙匡胤……
【唐德宗李適逃離長安的時候也沒有護衛保護,只有宦官們護著。
普王李誼沖在前面,太子李誦斷后。
而唐德宗李適遇到第一支護駕的隊伍是郭子儀的兒子郭曙,他帶著十幾個家丁打獵,遇到倉皇出逃的唐德宗。
郭曙義無反顧的加入了護駕的大隊中,不愧是將門之子。】
“倒是郭子儀的子孫。”李豫感嘆道。
此時的李適也知道郭子儀的好,同時也明白為何他爹會讓郭子儀做顧國大臣。
【而唐德宗李適遇到的第二支護駕的隊伍是已故大臣令狐彰之子令狐建。
令狐彰是安史之亂的功臣,同時也是割據一方的藩鎮,不過和其他藩鎮不同,他當年不敢回朝是因為宦官魚朝恩,兩人有恩怨,他怕魚朝恩的陷害。】
【阿斗】:是不是借口?
阿斗覺得唐朝這些節度使的話不能信,之前一個個都說的好聽,但是所說所做卻不一樣。
【從節度使令狐彰對自己的身后事安排來看,他應該沒有撒謊。
他死后把永平的倉糧錢絹羊馬牛畜一切已上全部上交,并且沒有讓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節度使之位,反而讓他的兒子前往朝堂任職。
唐德宗李適遇到的就是正擔任禁軍中的右龍武軍使令狐建。
他訓練四百新兵的時候接到了長安兵變,然后立馬帶著當即帶著新兵前來救駕。】
“都是朕埋下的隱患。”李豫握緊拳頭,他當初就不應該讓宦官勢力作大,以至于讓藩鎮有借口不入朝。
雖然宦官仰仗皇權,但終究會成禍患。
【長安不戰而破,此時的唐德宗李適也不顧不上前線。
哥舒曜等不到救兵,最后糧盡后只能向東都洛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