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部那間透著莊重氣息的辦公室里,王局長架著眼鏡,逐字逐句地審閱著那份還帶著油墨清香的劇本。
《軋出鋼材筑山河》。他看得極慢,手指無意識地敲著寬大的紅木桌面。
起初是審視,眉頭微蹙。
漸漸地,眉頭舒展,眼神越來越亮,呼吸也不自覺地粗重起來。
看到劇本里對李慶祥,賈東旭這些普通工人充滿人情味的刻畫,他微微頷首。
讀到鋼鐵洪流與生產韻律的壯美描繪,眼中閃過激賞。
而當劇本的視角從軋鋼車間一角,如同雄鷹般扶搖直上,最終落在那象征著國家建設偉力的長江大橋工地,并升華到軋出鋼材筑山河的磅礴主題時…
王局長猛地摘下眼鏡,身體重重靠向椅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仿佛要將那份劇本里蘊含的滾燙力量都吸進肺腑。
蘇長順!
這小子,簡直是個鬼才。
一個宣傳科的小干事,竟能寫出如此格局宏大,立意高遠,又飽含血肉深情的本子!
這哪是紀錄片?分明是一曲獻給新中國工人階級,獻給工業戰線的英雄史詩。
王局長心里翻江倒海,他仿佛已經看到這部片子擱文化部禮堂一放,那幫子平時端著架子,總帶著點文化人優越感的酸腐文人。
會是啥表情?震驚?難以置信?甚至…是羞愧?
一股前所未有的揚眉吐氣感,像烈酒沖上頭頂。
他感覺腰桿子從來沒這么硬過,工業戰線怎么了?我們一樣能出文化精品。
一樣能搞出響當當的電影,而且,搞出來的,是真正屬于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帶著鋼鐵轟鳴和汗水溫度的藝術。
自己人!
王局長心里涌起強烈的認同感。
蘇長順,就是他工業部自己培養的寶貝疙瘩。
電影科?必須搞,而且要快搞,搞大搞強!
這片子,就是電影科的開山炮!
蘇長順,就是電影科當之無愧的奠基人和未來的掌舵人。
有了他,有了電影科,以后工業部再也不用低三下四去求文化部那幫大爺,我們有自己的宣傳陣地,有自己的文化喉舌。
他幾乎有些迫不及待想看樣片了,想看到那些震撼的畫面,感受那份屬于工業人的驕傲。
王局長不再猶豫,一把抓起桌上的紅色電話機,手指因為激動微微發顫,飛快地撥通了軋鋼廠的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