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干事,按您劇本的要求,李師傅這段最出彩的,就是他眼神和落錘那個發力點的配合,我們得把這一小段找出來,跟賈東旭咬牙的表情剪到一起,效果就出來了,您看這樣對不對?”
他精準地停在李慶祥錘子即將砸下的那一幀畫面,錘頭揚起,李慶祥雙目圓睜,全身力量凝聚。
蘇長順湊到另一個放大鏡前,看著那凝滯而充滿力量的畫面。
忍不住點頭:“對,就是這個勁兒,許師傅,您找得真準。”
許富貴得意地一笑:“嘿,這是基本功,干咱們放映的,最講究卡點,畫面,聲音,情緒都得卡準,跟這個道理差不多。”
他拿出剪片刀,深吸一口氣,一聲脆響。
干凈利落,那幀精彩絕倫的畫面被精準地分離出來。
”大茂,膠水,片基。”許富貴頭也不抬地吩咐,像個運籌帷幄的將軍。
許大茂趕緊把準備好的材料和工具遞上去。
許富貴像做外科手術一樣,小心地在兩片膠片的邊緣涂上特制的透明膠水,然后用一種夾子似的接片器將兩片膠片精準地對齊,壓實。
幾秒鐘后,一條幾乎看不見縫隙的連接就完成了。
這就是五十年代電影剪輯的核心——物理剪接。
一刀剪下去,就是定局,需要絕對的精準,耐心和一雙巧手。
蘇長順看得屏氣凝神,他也被這種充滿儀式感和手工溫度的操作深深吸引了。
這可比單純在電腦前點鼠標刺激多了。
”許師傅,慢點,慢點,我學學!”蘇長順眼睛放光,湊得更近了,”您剛才找那個剪輯點…靠什么定位?就憑感覺和放大鏡?”
許富貴顯然很享受這種被求知若渴地請教的狀態。
他一邊耐心地講解,示范,比如給他看膠片齒孔計數和秒表配合估算時長的技巧,一邊心里也對蘇長順刮目相看。
這小子,問的全是技術要點,不是花架子,是真的想學門道。
接下來的時間,剪輯室里充滿了這樣的聲音。
”小張,你往邊站點,給我也看看航拍畫面!”
”許師傅,您腳再抬點,讓我看看您怎么控制畫面緩入緩出的節奏?”
”蘇干事,你看這條接這兒,情緒是不是接不上?”
”哎呦,輕點,別扯,膠片要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