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旨,即刻宣王維入宮!”李隆基金口一開,高力士立即領命而去。
趁著等候的間隙,玄宗親自為李乾講解圖籍:“這是積石山全圖,共三百六十幅;這是邏些城防詳圖;這是”
如數家珍般的講解,足見大唐對吐蕃經營之深。
每一幅輿圖背后,都凝聚著無數使臣、商旅乃至細作的心血。這份百年積累的戰略資源,正是大唐經略西域的底氣所在。
隨著李隆基的講解,李乾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這些詳實的情報資料,簡直是為平定吐蕃量身打造的戰略寶典!
“臣王維,叩見陛下!”正講解間,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
只見高力士引著一位中年文士步入殿中。李乾定睛望去,但見來人面容清癯,眉目如畫,身姿挺拔如青松,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范,一望便知是飽學之士。
李隆基凝視著王維,目光中似在追憶什么,良久未語。
這位曾經名動京華的大才子,當年深得賢相張九齡賞識。
可惜隨著張九齡被貶,李林甫掌權,王維這樣的才俊便被埋沒在朝堂角落。若非太子今日提起,玄宗幾乎要忘記這位昔日的宮廷詩人。
“免禮。”李隆基終于開口,揮袖道:“王維,朕有一項重任要托付于你。”
“臣謹遵圣命。”王維躬身應答,心中感慨萬千。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年未曾面圣了。
“這位是李乾將軍。”李隆基指向身旁的年輕將領。
“久仰王大人詩名!”李乾真誠地拱手致意,眼中滿是敬仰。
“原來是李將軍!”王維眼中頓時綻放光彩,朗聲笑道:“早就聽聞龍武軍雙星威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不等李乾謙辭,他又激動地豎起大拇指:“將軍河湟大捷、石堡城之戰,當真是痛快!痛快!”
這位文士對李乾的戰功如數家珍,贊不絕口。在他眼中,這樣真刀真槍打出來的英雄,遠比朝堂上那些夸夸其談之輩更值得敬佩。
“王維,從今日起,你暫歸李乾調遣,可有異議?”李隆基目光如炬。
“臣愿效犬馬之勞。”王維毫不猶豫地應下。能與李乾這樣的人物共事,他求之不得。
“很好。”李隆基微微頷首,突然語氣轉厲:“但你要記住,離開此地后,今日所見所聞,不得泄露半字。否則”天子沒有說完的話,比任何威脅都更有分量。
王維心頭一凜,鄭重叩首:“臣以性命擔保,絕不泄露分毫!”
“既如此,你們且忙吧。”李隆基袍袖一拂,龍行虎步而去。
太子李亨卻留在原地,溫言道:“李將軍,此等文事本宮尚可相助,不如留下略盡綿力。”
李乾正愁對這些文書資料力有不逮,聞言大喜:“有勞太子殿下相助,臣感激不盡。”
“為國效力,分內之事。”李亨言簡意賅,當即挽起衣袖,親自從架上取下一個個紫檀木匣。王維接過打開,頓時驚得目瞪口呆:“這”
“現在明白父皇為何那般叮囑了吧?”李亨意味深長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