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天子寵臣,平素門庭若市,如今竟龜縮府中,此事頓時又成街頭巷尾的笑談。
百姓們眉飛色舞,編排得愈發離奇,有人說他壞事做盡,遭了天譴,渾身潰爛無顏見人。
更有人信誓旦旦,稱親眼瞧見楊府夜半請了道士驅邪
。流言蜚語傳入楊國忠耳中,氣得他暴跳如雷,卻只能捶胸頓足,誰讓他平素跋扈,今日連辯白都無人肯信?
反觀李乾,卻因此事聲名鵲起。長安百姓拍手稱快,皆贊他替天下人出了口惡氣。酒肆中甚至有人擊筑而歌:“”李郎巧計羞權奸,楊氏閉門徒汗顏。”一時間,李乾之名,婦孺皆知。
----------------
朔風呼嘯的郊外,李乾與太子李亨正在雪原上飛馳,改良后的雪橇輕巧靈便,在積雪上劃出優美的弧線。
李乾撫摸著光滑的橇身,不禁對大唐工匠的巧思贊嘆不已。
太子李亨已深深迷上這項運動,他頻頻邀約李乾,表面是為精進技藝,實則暗藏深意。
一則要向這位年輕的將軍討教滑雪之術,二則想借此機會拉近關系。自李乾助他化解危機,又巧妙設計楊國忠后,太子對這位年輕將領已是另眼相待。
楊國忠作為玄宗寵臣,始終是太子心頭大患。
如今見其在李乾手中屢屢吃癟,太子更覺此人值得結交。日后對付楊國忠,正需李乾這般智勇雙全的助力。
而對李乾而言,鏟除奸佞正需要太子這樣的盟友。二人心照不宣,在雪原上締結著無聲的同盟。
想到楊國忠臨陣退縮,李乾仍覺惋惜。
原本計劃在吐蕃戰場了結此患,再為其虛立戰功掩人耳目。以楊國忠樹敵之多,即便事發也無人會深究。可惜天賜良機,竟因對方怯懦而錯失。
“臣王維,參見太子殿下、李將軍。”
正當二人滑的興起,王維踏雪而來。太子揮手示意免禮,問道:“交代你的事可辦妥了?”
“已近完成。”王維微微頷首,轉向李乾:“今日特來請將軍過目一物。”
“可是新作詩篇?”李乾眼前一亮。能得詩佛墨寶,實乃幸事。
王維謙遜一笑,解開隨身包袱:“微末技藝,不敢獻丑。此乃臣自制的便榻。”
李乾接過那折疊的布帛,觸手陳舊卻做工精細。待看清形制,心頭猛然一跳,這分明是簡易睡袋!
在即將到來的吐蕃之戰中,此物價值連城。
有了它,將士們再不必忍受嚴寒,戰力必將大增。李乾目光灼灼,手指不自覺地收緊,仿佛握住了決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