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干并未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而是采取擺事實方式,用其他人的“名人名言”,來闡述劉備不甘人下的特性。
“曹操?”張松突兀開口,“國賊而已!”
“沒錯。”法正也反應過來,“他的話豈能聽取?”
“劉皇叔乃漢室宗親,自然要跟曹賊作對!”孟達反駁道:“這么做無可厚非,甚至是救國的仁義之舉。”
“劉皇叔與主公同為漢室宗親,本就是一家人。”李嚴附和道:“劉皇叔會反曹,但絕不會反劉!”
劉璋一聽又覺得有道理,劉備“反叛”曹操好像并不能說明問題。
“我只是闡述事實而已。”蔣干輕笑道:“并不代表在下的觀點,諸位不必緊張。”
說罷,蔣干瞥了眼身旁的劉巴,后者心領神會,道:
“鄙人在荊州,倒也聽說過一些事情。”
“愿聞其詳。”劉璋請教道。
“曹公南征荊州時,有言”劉巴頓了下,“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言畢,劉巴閉目養神,再無開口的意思。
眾人見狀面面相覷,一時間有點沒明白,但劉璋臉色有些難看
劉焉、劉表同為漢室宗親,前者是益州牧,后者是荊州牧,兩者可以相提并論。
自然而然,此二人的繼承者,也就是劉琮與劉璋也可同等比較。
劉表兒子若豚犬耳,何嘗不是在影射劉焉的兒子亦是如此。
只是顧忌面對面,劉巴不好直接罵劉璋是若豚犬,就用這種方式指桑罵槐。
既給劉璋留了面子,也給出足夠的暗示。
劉璋倒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能力并不出眾,甚至可以說平庸。
否則,也不至于請劉備來解決張魯,真有能力自己就解決了
通過蔣干之言,劉璋意識到一點,劉備是不甘人下的梟雄。
通過劉巴之言,劉璋意識到自身,沒有足夠能力駕馭劉備。
蔣干與劉巴看似什么也沒說,但好像又什么都說了
“主公!”
眼看劉璋神色驚疑不定,張松連忙道:
“您已經答應劉皇叔入蜀,豈能出爾反爾?”
“若不是你這小人巧言令色,主公又豈會應允?”王累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