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面無表情地看著他,淡淡道:“講。”
趙申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為國為民的痛心疾首之態,朗聲道:“陛下,臣聞陛下欲起傾國之兵,御駕親征,北伐后金。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趙申身上。
趙申仿佛沒有看到周圍的目光,繼續慷慨陳詞:“陛下,我大明雖已平定流寇,然中原之地,百廢待興,百姓亟待休養生息。且連年用兵,國庫早已捉襟見肘,看似充盈,實則外強中干。若再行數十萬大軍遠征之舉,勞民傷財,耗費巨大,一旦戰事不順,遷延日久,恐重蹈前朝覆轍,動搖國本啊!”
他話音剛落,他身后立刻站出了數十名官員,大部分都是東林黨人及其附庸。
“臣等附議!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國庫空虛,不宜妄動刀兵!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
“北伐非當務之急,休養生息方為上策!懇請陛下明察!”
一時間,整個乾清宮都充斥著反對北伐的聲音。他們引經據典,言辭懇切,仿佛真的是一群憂國憂民的忠臣。
錢謙益站在文官之首,低垂著眼簾,看似古井無波,但微微顫抖的指尖,卻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這是他們最后的反撲。他們知道,一旦讓這位強勢的皇帝親率那支戰無不勝的新軍蕩平后金,攜蓋世之功返回,那他們這些曾經掣肘、陽奉陰違的士紳階層代言人,將再無任何生存空間。
所以,他們必須阻止他!用盡一切辦法,用他們最擅長的“道德”和“祖制”來綁架他!
然而,龍椅之上的楚逸,從始至終,臉上都沒有絲毫的波瀾。他只是靜靜地聽著,看著,像是在欣賞一出早已知道結局的滑稽戲。
直到所有的反對之聲都漸漸平息,他才緩緩開口,語氣平靜得可怕。
“說完了?”
趙申等人一愣,不知皇帝此言何意。
楚逸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譏諷。
“國庫空虛?休養生息?說得真是冠冕堂皇。”他輕輕拍了拍手。
殿外,新任錦衣衛指揮使,面容冷峻如鐵的許顯純,手捧一個密封的黑漆木盒,快步走入,單膝跪地。
“陛下,您要的東西。”
“呈上來。”
許顯純起身,將木盒高高舉過頭頂。一名太監小心翼翼地接過,呈送至御案之上。
楚逸沒有打開木盒,只是用手指輕輕敲擊著盒蓋,目光如刀,掃過下方那些心中惴惴不安的官員。
“諸位愛卿,可知這里面是什么?”
無人敢應。
“這里面,”楚逸的聲音陡然轉冷,“是一封信。一封由后金大汗皇太極,寫給朕一位‘肱股之臣’的親筆信。”
“轟!”
此言一出,如同一道天雷在殿中炸響!錢謙益的身體猛地一顫,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楚逸拿起那封信,看也不看,直接扔到了錢謙益的面前。
“錢愛卿,你是文壇領袖,學究天人。不妨為朕,為滿朝文武,念一念這封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