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準備讓他多選險地,建造城堡。
這樣既能蓄兵,也能持續(xù)向大同施加壓力。
蕭寧也贊同他的做法,負手走了幾步道:“如今咱們和韃子一樣,把戰(zhàn)線給拉得太長了,當以穩(wěn)固和經(jīng)略已奪回的疆土為主。”
“如果再去攻打大同或者晉陽,韃靼可汗很有可能會讓韃靼主力暫停攻打江南,然后派重兵從西北到虎牢關(guān)全線出擊,到時咱們恐怕很難守得住。”
肯定守不住!
這是趙安的直接判斷!
并非他妄自菲薄,而是這種東西綿延數(shù)千里的戰(zhàn)線,根本沒法守。
他主動出擊河套和朔方,其實也是在以攻代守。
如今得手了,還是要盡快招兵買馬,穩(wěn)固各地。
同時不要滿腦子只想著守。
三個敵后根據(jù)地接下來要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了。
必須得一直束縛韃子的手腳,讓他們覺得顧此失彼,渾身不自在。
等到他的兵馬夠多,各地也徹底穩(wěn)固了,韃子真要全線出擊,那就和他們對攻便是。
到時先眨眼的必定還是韃子。
他們的戰(zhàn)線更長!
而且北方有不少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真讓他的騎兵馳騁起來,他絕對有信心危及韃子的都城!
趙安抽了下鼻子道:“咱們必須要在經(jīng)略各地和強軍上下功夫。除了兩窩山中的兵器坊外,我準備在河西走廊、關(guān)中、朔方和洛京再建四個規(guī)模宏大的兵器坊,你看如何?”
“河西走廊?是河谷走廊加上隴右嗎?我喜歡這個新名字!”
蕭寧笑了笑道:“這些全都聽你的。咱們什么時候離開?風陵渡是被咱們拿下了,但是風陵渡以東,大河北面,還基本上掌控在韃子的手里。咱們需要趁熱打鐵才行。”
“我已去信元超,讓他率兵出太行山,從東往西打了,咱們?nèi)蘸箅x開,從西往東打!”
“……”
原來他早就準備好了。
蕭寧頓時心下大定。
看來這大河漕運馬上就能發(fā)展起來了。
三日后。
趙安和蕭寧一起率兵沿著大河南下,到了風陵渡以后,快速往東推進。
除了在芮城渡、茅津渡等重要渡口遇到韃子的頑強抵抗外,其他地方都打得頗為輕松。
最終他們和馬元超在孟津渡以西會師。
馬元超率兵拿下了孟津渡。
孟津渡是拱衛(wèi)洛京的屏障,也是從洛京北上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