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渡是拱衛洛京的屏障,也是從洛京北上的門戶。
此地建有河陽浮橋,但已經被韃子給毀了。
趙安趕到孟津渡時,沈卓也帶著眾多商賈來到了這里。
這次和他們會面,自然是為了漕運。
沈卓直言不諱道:“王爺,不瞞您說,沈某一直覺得大河漕運就是聚寶盆。只是各地渡口要么年久失修,要么遭到韃子破壞,還有三門峽那等天險在,恐怕短時間內很難……”
一眾商賈附和道:“還要清淤!不少地方淤泥堵塞,船只難行,如今又是多雨時節,也很難去做這件事……”
“一個月!”
趙安豎起一根手指道:“本王給商會一個月的時間,你們來聯絡商賈,準備船只和貨物,本王會動用大軍修葺渡口。”
“而且是從大河上游開始,所有的大型渡口,諸如金城渡、積石渡、靈州渡、蒲津渡、龍門渡、風陵渡、茅津渡、孟津渡等等,同時修葺,讓他們都可用!本王設想中的渡口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建成,但咱們要確保先能用,后面再擴展為好用!”
“至于河道清淤,本王已經下令,讓阮魚組建水師,而且定員兩萬,這便是他們練兵必須要通過的一關!”
這魄力!
還有誰!
所有商賈都很激動。
比當初絲綢之路被重新打通還要激動。
他真要把這些做成了,他們也一定有信心讓大河兩岸繁華如景,從東到西互通有無。
若是再連同其他河流,他治下的漕運畫卷將徹底打開,而且注定會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還有你們所說的三門峽天險……”
趙安搖頭道:“那里是不利于行船,但也不能因噎廢食,暫時可采用‘分段轉運法’,船只至三門峽改陸運,繞過險灘再裝船。”
“本王還會以官府的名義,沿河設立存儲轉運倉,統一管理,讓你們可以分段,分級轉運,這樣一來,漕運量必能大幅提升。”
“!!!”
一眾商賈的思路頓時被徹底打開了。
論做生意,天下間恐怕無人能出并肩王左右啊!
韃子大舉南下之前,他在絲綢之路上建倉儲中轉站,短時間內便賺取驚人的利差。
如今又要搞存儲轉運倉。
對于絕大部分商賈而言,在這亂世之中他們即沒有能力去建這種倉,也不愿去冒這個險。
官府來建就意味著會確保安全,他們只需支付一定的費用便能立即使用。
最為關鍵的是,直接讓官府下場參與,也能提升天下商賈的地位啊!
他真是言出必行,一直都在兌現自己當初的承諾,讓商賈不再被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