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351廠這個享受著最高級別資源傾斜的戰略單位,有時為了保證核心設備的運轉,生活區都得拉閘限電。
放眼全國呢?
多少亟待開工的工廠,因為等不來足夠的工業用電指標,設備只能趴窩?
在廣袤的農村,一半以上的村莊至今是一片漆黑,與千百年前的日落而息沒有任何區別。
農民照明靠的是煙熏火燎的煤油燈,唯一的電器是村口大隊里那臺嗡嗡作響的抽水機。
誰家能從大隊部的主線上拉一根電線,在屋里點亮一個昏黃的15瓦燈泡,那嗆人的煤油味從此消失,是能讓全村老少都跑來看稀奇,擺上幾桌酒席來慶祝的大喜事!
沒有電,工業就無法發展,灌溉無法普及,教育難以在夜間進行,人民的生活質量更是無從談起!
這一瞬間,宋文才徹底理解了余宏的激進。
直接一步到位研發四代機,并不是在冒險賭國運。
這恰恰是用最快的速度,用最頂尖的軍事技術研發,來牽引帶動整個工業基礎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躍升!
其回報之大,遠非一兩件先進武器可比!
宋文看向余宏的眼神已多了一層發自內心的敬仰。
余宏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巨大的壓力,要跨過二三代機直接上四代,不是因為好高騖遠!
是因為有西蒙洛夫的理論積累,系統兌換可以極大的節省貢獻點。
那么在研發四代機的過程中,所衍生出的那些技術,足以將整個國家落后的工業面貌,強行拉升整整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