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瞬間呆滯住了。
他是飛機領域的專家,卻從未從這個宏大的國家能源戰略角度,去思考過這顆航空發動機的用途。
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余宏的聲音拔高了,又指向黑板上的另一處。
“這還只是航發衍生出的第一個好處!還有第二個!”
“航發要工作在超高溫、超高壓環境下,那我們就必須研發出能夠承受一千七百攝氏度,甚至更高溫度的新型耐高溫合金!我們必須掌握定向凝固和單晶渦輪葉片的制造工藝!”
他猛地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座常規火力發電站的示意圖。
“這些材料和工藝,能用來干什么?能直接用在我們最大宗的煤炭火力發電的蒸汽輪機上!”
“如今,我們的蒸汽輪機進口的主蒸汽溫度最高也就500多度,壓力一百多個大氣壓,發電效率最高也才百分之三十多一點!”
“可如果我們用了航發研發出的新材料,那我們蒸汽輪機的主蒸汽溫度就能提高到六百攝氏度,甚至七百攝氏度!工作壓力也能翻倍!”
“這個參數叫超臨界乃至超超臨界!溫度每提升一個臺階,同樣的鍋爐,燒同樣的一噸煤,我們發出來的電,就能憑空多出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十五!”
這下,連西蒙洛夫這位只關心飛行器的毛熊設計師,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全國那么多火力發電站,每年要燒掉堆積如山的煤炭!
每噸煤平白多出百分之十五的發電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這是足以讓整個國家工業總產值都翻上一個臺階的巨大進步!
這番話點醒了宋文,他非常清楚如今國家的電力困境。
就算是351廠這個享受著最高級別資源傾斜的戰略單位,有時為了保證核心設備的運轉,生活區都得拉閘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