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真的比外面暖和!"
"小白菜和菠菜,這個季節也能長得出來么?"王支書很驚訝,"我們露天這個時候早就不敢種了。"
"大棚里溫度高,所以出苗快。"劉明華解釋道,"而且可以延長種植季節。"
"那到了冬天呢?"有人問,"能抗住霜凍嗎?"
"當然能。"鄭昊很肯定,"冬天外面零下十度,里面還能保持十幾度。"
"這么神奇?"王支書半信半疑,"那不是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菜了?"
"就是這個意思。"
王家莊的人在大棚里轉了一圈,嘖嘖稱奇。臨走時,王支書對鄭昊說:"小伙子,這個技術要是真成功了,能不能教教我們?"
鄭昊為難地搖搖頭:"王支書,技術倒是可以教,但是這塑料薄膜太貴了,而且很難買到。"
"多貴?"王支書好奇的追問。
"這批塑料膜估計價值一千多,還有竹竿、配件什么的,全套下來得一千五左右。"鄭昊如實說道,"而且這種專用薄膜是工業物資,一般買不到。"
"一千多塊錢?"王支書倒吸一口涼氣,"那可是我們大隊幾年的收入啊。"
"是啊,所以這個技術雖然好,但推廣起來很困難。"鄭昊嘆了口氣,"我們這個也是市里免費提供的材料。"
"那就沒辦法了。"王支書失望地說,"這么貴的東西,我們哪里買得起。"
"等以后材料便宜了,或者有其他渠道了,我一定先聯系你們。"鄭昊安慰道。
送走王家莊的人,回到家里,母親李秀花正在準備午飯。
"昊子,剛才那些人是干什么的?"母親問道。
"王家莊的,來看大棚的。"鄭昊說,"他們也想學這個技術,但塑料膜太難弄了。"
吃過午飯,鄭昊回到自己房間,從箱子里拿出那本德語技術資料。這是出版社給的第一本翻譯任務,一本關于機械制造的技術手冊。
最近幾天忙著大棚的事,抽不出時間來翻譯,而且這個當口,村里沒有通電,鄭昊也無法習慣昏暗的煤油燈,所以這事就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