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口?"劉明華來了興趣,"大爺怎么看出來的?"
"你看這薄膜上的水珠,"孟大爺指著大棚頂部,"霧氣太重了,容易生病。"
鄭昊仔細一看,果然,薄膜內側凝結了不少水珠。
"那應該怎么辦?"
"多開幾個通風口,讓空氣流動起來。"孟大爺說,"種地和人一樣,也要透透氣。"
這話說得鄭昊直點頭。前世他雖然知道大棚種植,但具體的管理細節確實不太懂?,F在有劉明華的專業指導,再加上老農的實踐經驗,應該能避免不少問題。
"那我們下午就改造通風口。"劉明華決定道。
孟大爺喝了口水,又說:"還有一個事,你們要防著點老鼠。"
"老鼠?"
"這大棚里又暖和又有嫩菜,老鼠最喜歡了。"孟大爺說,"我看你們這門縫有點大,晚上要堵嚴實了。"
鄭昊這才注意到,大棚門確實有些不合縫。這要是讓老鼠鉆進來,辛辛苦苦種的菜就遭殃了。
"謝謝孟大爺提醒。"鄭昊真心感激,"我這就去把門縫堵好。"
"不客氣,大家都是鄉親。"孟大爺笑著說,"你們這個新鮮事物搞成了,我們也跟著沾光,說不定以后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菜了。"
送走孟大爺,鄭昊和劉明華開始總結這幾天的經驗教訓。
"看來管理大棚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鄭昊感慨道。
"是啊,每種蔬菜的習性都不一樣。"劉明華也有些頭疼。
鄭昊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我覺得我們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制度。"
"什么制度?"劉明華聞言有些愣住。
"比如澆水的時間和用量,通風的頻率,溫度的控制范圍,這些都要記錄下來。"鄭昊努力回想著前世的標準化流程操作,"這樣以后推廣的時候,農民就有章可循了。"
劉明華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好像打開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