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其實都是有規律的,"鄭昊解釋道,"就像打仗一樣,看起來復雜,其實都有章法可循。"
"那倒是,"鄭大山若有所思地說,"不管做什么事,都得用心琢磨,找到門道。"
父子倆聊了一會兒,鄭大山就去休息了。鄭昊繼續在燈下看書,直到深夜才睡下。
接下來的幾天,鄭昊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繼續研究技術資料。他還幫村里解決了幾個小問題:修好了大隊的廣播喇叭,改進了一臺粉碎機的傳動裝置,調試了幾臺縫紉機。
村民們都知道鄭昊在幫縣醫院修設備,對他更加敬佩。
"昊子真是有出息,連醫院的洋機器都能修!"
"那是,昊子在北京學的技術,肯定了不得!"
"聽說那機器壞了,好多病人都沒法檢查,昊子這是在做大好事?。?
12月28日,距離寄信已經過去五天了。按照郵局工作人員的說法,信件應該已經到達北京了。鄭昊開始期待著北京同事們的回信。
這天晚上,他又一次檢查了母親的情況。李秀花的咳嗽確實減輕了不少,但鄭昊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媽,您這幾天感覺怎么樣?"
"好多了,昊子。"李秀花摸了摸兒子的頭,"媽知道您擔心,但真的沒事。您看,咳嗽都快好了。"
"那就好,不過還是要繼續吃藥,等x光機修好了再檢查一次。"
"好,都聽您的。"李秀花溫和地說,"昊子,媽為您驕傲。您不僅自己有出息,還能幫助這么多人。"
聽到母親的話,鄭昊心中既溫暖又沉重。他暗下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盡快修好x光機,不僅為了母親,也為了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除夕越來越近了,整個村子都開始準備過年。但在鄭昊心中,最重要的還是那封來自北京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