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為什么認為我對結婚有執念呢?我做別的事,都想要一個結果,但偏偏這件不是,光和他在一起我就很快樂。”
周主任自認很熟悉這類戀情的套路:“為什么現在這么多年輕男人為什么喜歡比他們大的女人談戀愛?不就是不愿意承擔責任罷了。連不結婚都有現成的理由,遇到你這種人,更是連借口都不用找。”
譚幼瑾笑,周主任法制節目看得不多,真能靠感情從女人手里騙到大錢的男人,未必在長相年齡上有什么優勢,但一般都打著想要結婚的幌子。只有假稱是長期關系才能騙取長期投入。
“您為什么一定要把我當成一個受害者。無論年齡還是閱歷,我們倆里如果一定有一個人被騙,那應該是他吧?!?/p>
“男人和女人怎么一樣?”
“別人怎樣我不知道,我只對我現在的感受負責。我現在和他在一起很快樂,不管結果怎么樣,我都不覺得是浪費。反正沒有他,我也不會選擇別人?!?/p>
“你真是……”剩下的四個字“鬼迷心竅”周主任沒說出口。
“我不希望您干涉,如果您非要介入這件事,我依然愛您,但是我永遠不會尊重您了。”自從她成年后,對父母說“愛”仿佛都成了艱難的事,但她一直感謝母親的付出。她覺得她愛母親,也該讓她知道。
周主任憤怒和震驚交織在一起:“就為了一個男人?”
“您怎么就不明白呢?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無論好壞我完全能對結果負責。”譚幼瑾深吸一口氣,反問,“這么多年,我有做錯過一件事,讓您給我收拾過爛攤子嗎?”
說出這句話的一瞬間,譚幼瑾才知道自己這么多年避免行差踏錯,對安全感的過度追求,就是為了不讓她的母親有機會說出“如果你要是聽我的,就會……”她不光沒讓母親收拾過爛攤子,連做錯也不太敢。即使她選擇了一條與母親的期待截然相反的路,她也一刻沒有停止過向她母親證明自己。但現在,她厭倦了這種證明自己不出錯的游戲。
沒有兩個字,周主任沒有說出來。但事實上確實是沒有。從對話一開始,周主任沒有停止過震驚,女兒上大學后他們關系并沒以前那樣緊密,一個人十多年有很大的變化,她對女兒的印象始終是十多年前的,不合群,輕信別人容易被人騙。但事實上,女兒脫離她庇護的這些年并沒被人騙過,事業也正常發展。
“我從不來覺得您是要控制我,您只是把我當成了您人生的一部分,覺得我做錯了選擇您就會受害、就有收尾的義務,為了能夠掌握您自己的人生,您必須按照您的標準時刻糾偏我。但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完全能對我自己負責?!弊T幼瑾很了解她的母親,但她的母親卻不太了解她。
兩個人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還是周主任先開了口:“你以為我愿意管這種事?算了,你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吧。不過你以后要是覺得不靠譜,也沒必要強撐著?!?/p>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