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警衛,女孩連忙后退好幾步,明顯對周圍維護秩序真槍實彈的警衛很忌憚。而周圍背著一個小挎包本想靠過來的人,也都識趣停下了腳步。
但生意還要做,一聽要去東區蛇首城,好幾個人都在喊價:“帥哥包車嗎?送到蛇首城渡口,只要300塊。”
“大巴,蛇首城空調大巴,50元一位,馬上發車!”
“觀光三輪車,可以縱覽沿途風景,不管是兩個人還是四個人,通通只要一百塊!”
雖然這些人都在嚷嚷,但不同載具的價格倒是挺統一的,就算同一個載具有浮動,那也是一分錢一分貨,譬如沒有空調的大巴車就只需要30塊錢。
季淮安帶著趙如眉往邊緣走了段距離,避開了人群疏散的中心。
“我要去蛇首城島內,錢不是問題,但必須要快,你們有什么方案。”季淮安看著附近這十幾個吆喝。
‘吆喝’算是官方承認的一種職業。
按照邊城旅游局發放的旅游地圖,只有位于特定地區的‘吆喝’才合法可信。像小巷子里的那些‘吆喝’,要警惕詐騙與犯罪。
哈奴市亂歸亂,但旅游也是一大收入項。因而市政府會花一筆財力跟人力,確保東夏國民眾旅游的安全問題,只要按照常規路線去游玩,基本不會出意外。
不過這其中卻不包括蛇首城。
蛇首城有一個別稱,叫做賭城。
它雖然被劃分在東區,實際上卻跟東區還隔著一條寬河,且離另外兩個國家更近。本來聽到蛇首城這群吆喝還很積極,一聽島內,那些三輪車跟大巴都不吭聲了。
島內跟島外看似一字之差,可論危險程度,只有不要命的普通人才敢去島內。
島外雖說也亂,但好歹還有點秩序。
“島內,不管怎么去,都得坐輪船。”一個戴著毛領帽,看年紀五六十歲的男人瞇著滿是皺紋的眼睛說,“這方面我可以幫你安排,不過這價格嘛,得五百塊錢一位,我的是東夏幣。”
“包車到渡口,再乘坐輪船,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就能抵達島內。”男人說。
“沒有更快的方式了?”季淮安淡淡說,“你這是看不起我,怕我拿不出車費?你知道一個半小時夠我在蛇首城里撈多少錢嗎,時間就是金錢。”
果然。
附近的吆喝面露恍然。
這是冤頭啊。
蛇首城也不是不能贏錢,但十賭九輸,剩下那個只能勉強保本。要說穩賺不虧,那必然是逢贏必抽水的莊家啊,有人輸就有人贏,最后錢不管滾到誰的口袋,又或是再次滾出來,莊家永遠都在賺錢。
但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往往不會出現在蛇首城。
剩下的,全是想要去賺外快的冤頭。最后自己輸光就算了,最怕那種還把兄弟騙過去的。
吆喝們平時接觸的顧客不論三教九流皆有,聚在一塊嘮嗑的時候,更是對一些賭鬼屢見不鮮。他們敗家歸敗家,出手也是公認的闊綽。
為了滿足賭癮,經常被吆喝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