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叔!”清霜喊了一聲,又想起方才常煥依的叮囑,趕緊閉嘴,“我方才叫你,你怎么不理我!”
“你什么時候叫我了?”常煥依不明所以,朝李繁漪拱了拱手,“原來是公主。”
“我還以為她獨自一人來禹州,”李繁漪垂下眼,“有個人陪著,我就安心許多了。”
語罷,她帶著明桃向前走,重新將兜帽戴好:“你們在何處扎營?前面?”
“正是。”
幾人便快步向原處走去。
高山之上,可以將山下秘密走動著的隊伍看得一清二楚,行軍隊伍中連火把都刻意包著,整齊地沒有發出任何一絲多余的聲音,李繁漪注視著一切,幽幽地吐出一口氣。
“這么些人,雖分批出發,能混進普通的隊伍之中,可終究紙包不住火,總歸會被發現的吧。”常煥依看著,道。
“那我便先斬后奏,若等到朝廷軍令下來,義軍還能剩下幾苗人都說不定了。”李繁漪道,“只待我事成,自有人為我辯經,而今何足懼乎?”
能有這番魄力,實在是少見,就連常煥依也驚嘆于她的果決與利斷,忍不住側目看她,心中驟然升起一團疑云來:這位公主,是想要做什么?
明明是寒冷的秋夜,她手心中卻憑空生出一絲細汗。
清霜也大約聽懂了,她心中沒有對這些事情對錯之分,只覺得既然是李繁漪做得,就必然和姐姐一樣,自有她的道理。
“那殿下,你接下來,會回東京嗎?”她看著山下逐漸隱入山林之中的軍隊,寂靜的野外再聽不見其余聲音,問道。
“回去?”李繁漪念了一句,“不回。”
眉心驟然一顫,清霜猛然回憶起那晚在太師府花園中她同自己所說的話,看著而今她所作,本能地便將這兩件事串聯在了一起。
“殿下,你是想……”
看見她眼中的恍然,李繁漪笑笑:“我欲起兵,親自請命帶兵迎戰商王叛軍。”
“欲成大事,無大業傍身,確實不可,那日集英殿中,我更加確信此事,”她垂眸,幽深的眼瞳直勾勾地看著清霜,“你既來了禹州,還想不想同我一道?”
彈劾右相的折子愈來愈多,自龍門開始為皇帝效命的那一刻開始,誰都未曾想過,這個組織有一天會發展成如今勢力,甚至就連皇城司都屈居于其下,在李準駕崩后,與皇城司一道兼起了監察百官的職責。
縱有不滿,但大敵當前,就連太子都對呈上來的劄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林胥的懲罰也不痛不癢,做做樣子。
商王攻進江漢水道,甚至在兩江流域編造起帝位易主的童謠,更激怒了遠在東京的群臣。
調用兩淮兵力前往襄陽迎戰的令一下,卻引來了兩淮安撫使司的反對。
“兩淮之地兵力終究只擅長陸戰,襄陽臨水,一群善陸戰的去打水戰,又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