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突然眼睛一亮,“要不,阿姨教你包餃子吧?自己包的餃子,吃起來肯定香!”
就這樣,我開始跟著張阿姨學做各種河南美食。
燴面、蒸餃、灌湯包、胡辣湯……
廚房成了我們交流感情的地方,我的胃口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好了。
李叔叔和張阿姨的面館生意很忙,但他們從不讓我幫忙,堅持認為我的“主業”就是學習。
不過周末我還是會去店里坐坐。
“閨女,過來嘗嘗這碗面,看咸淡咋樣?”李叔叔總會讓我當“品嘗官“。
而每次我點頭說好吃,他都會得意地沖張阿姨擠眉弄眼:“看吧?俺閨女說好吃呢!”
張阿姨則會故意撇嘴:“切,你那手藝,也就俺閨女嘴甜!”
然后兩人就會開始一場充滿河南方言的“拌嘴”,逗得我忍不住發笑。
18
學校生活一開始也很艱難,同學們知道我的經歷,有些避開我,有些過分關注我,讓我很不自在。
有次下雨,我忘帶傘,正發愁時,李叔叔突然出現在校門口。
手里拿著一把大花傘,遠遠地沖我招手:“閨女!快來!”
他嗓門特別大,身上還穿著油膩膩的廚師服,腳上是雙老式雨靴,在一群西裝革履來接孩子的家長中顯得格外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