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經(jīng)傳后,不少饞著、但心疼錢覺得不劃算、舍不得人也都愿意試試。
大白米飯,出去買都得一份兩文錢呢!
餛飩和魚丸爆單了!
楊凝洗大米、蒸大米飯、擠魚丸、包餛飩,已經(jīng)完全沒有東家的樣子了。
沒有人能逃過!
根本不夠賣!!!
一天蒸了十五桶大米飯!
賣了二百斤的魚丸!一百斤的餛飩!
所有人今天干完,手都是抖的。
但賺的錢并不可觀,餛飩一天下來也就賺了十五兩,魚丸也就賺了十二兩五錢,總計二十七兩五錢。
大米一桶用六十斤的生米,今天一天就去了九百斤米,也就是花了三錢銀子!
所有成本在五兩左右,雖然魚是自己的,只買了面粉、雞蛋和豬肉。
柴火是掩飾,實則廚房用的是系統(tǒng)裝修給的天然氣,但也得算成本進去。所以一天下來凈賺二十二兩五錢。
一個月下來也就賺六百七十五兩,今日是第一天,可能生意比較好,但是后續(xù)吃多了買的人肯定也會變少。
所以每個月的穩(wěn)定收入應(yīng)該在六百兩左右。
一年光賣這些能有七千二百兩,每年工人的工錢是五兩銀子,加上分紅一人是十五兩,一共是一百八十兩,掌柜每年多十兩,掌事每年多五兩。所以人工費用是一年二百兩。
楊凝很滿意,就她都能賺這些銀子,說明縣里的那些富戶都深藏不露。
要好好地維持住關(guān)系,然后讓他們多來消費,他們一頓消費頂這餛飩生意三四天。
楊凝思索片刻,提筆給縣里幾個書院的院長和縣令寫了請?zhí)?/p>
并找了楚萍私下悄悄放出風(fēng),林縣令近期喜歡在千魚酒樓就餐。
地方的長官喜歡,地方的士紳也會喜歡的,而且她的酒樓,也確實有品質(zhì)和味道這兩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