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造機床和寫書這是一回事嗎?還想要作為指導手冊?
我見過的機床都比他這本書的字多,還要他來指導?”
其中有部分人公然在會議室當中發起了牢騷,擺起了老師傅的架子。
也不怪他們心里會不平衡。
他們在這個領域干了大半輩子,現在一個小年輕騎到他們頭上,寫書指導他們造機床,他們心里不爽是正常的。
李局長在聽到這聲音并不小的牢騷之時,腦門青筋直跳。
不過考慮到這是華東兵工局的地盤,他還是忍了下來。
如果這是在西南工業局的話,他都直接拍桌子罵人了。
“好了,都安靜下來,接下來你們的任務就是看書。
審查這書當中的內容是否符合作為指導手冊。”
說話的人正是華東兵工局的局長,他發話之后,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李局長帶來的幾十本書也都發了下來。
這群老師傅和專家們或多或少都帶著不屑翻看了起來。
然而隨著他們的翻看,里面的內容也讓他們收起了心中的不屑,認真的看了起來。
“嘶,這里面竟然有如此詳細的車床設計和制造原理。”
“這設計原理我在國外的期刊上看到過,是當前比較先進的設計,沒想到這書里面居然詳細的寫了出來。”
頓時會議室內就響起了一片驚呼聲。
主要是這本厚度三百多頁的書當中記載的全都是干貨,一句廢話都沒有。
就連他們看到后都有一種學習到了的感覺。
這也讓他們愈發的心驚了起來。
在休息吃飯的期間,他們一個個都湊在一起拿著書進行討論。
三天后,這些老師傅和專家們看完了整本書。
作為專家團隊代表的魔都一機廠總工程師廖遠方代表所有人向華東兵工局領導進行匯報。
“領導,根據我們這三天以來的詳細審查,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前沿,內容也非常扎實。
也正是這本書,讓我都產生了坐井觀天的想法。
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一直都抱著之前的老技術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