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賣各色日用雜貨的、賣精巧竹木玩具的、賣布匹綢緞的、賣米面糧油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奉國商業之發達,雖仍然不能比擬后世,但也遠超同時代的任何國度。
如今奉國的稅收之中,商稅遙遙領先。
而農稅是最低的三十稅一,只征收一年糧食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且沒有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
大頭還是由奉國外的行商們提供,在通過一系列政策惠及百姓,藏富于民。
正如李徹總和大臣們所說,百姓們一年到頭種地能賺多少錢啊,實在無需盯著他們剝削。
李徹抱著李悅,行走在充滿煙火氣的人流中。
看著攤販們熱情洋溢的笑臉,聽著百姓的交談,感受著空氣中那份蓬勃氣息,成就感油然而生。
征戰沙場,開疆拓土,固然是男兒志向。
但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市井繁榮,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才是他心中的最高追求。
這份成就感,遠比打下任何一片的疆域,都更讓他心潮澎湃。
“爹爹,爹爹!看!糖葫蘆!”懷中的李悅興奮地指向遠處,小臉放光。
“好好好,買!”
李徹寵溺地應著,抱著女兒向那插滿晶瑩糖葫蘆的小攤走去。
諸葛哲牽著李承的小手,捋須微笑,對身旁的霍端孝低聲道:“正則兄,你看這市集之盛,初來奉國之時,可曾想過有今日?”
霍端孝抱著好奇張望的李浩,不由得感嘆道:“殿下勵精圖治,開新學、興百工、通商路、安民生,方有今日之象。”
“縱是史書所載之盛世,亦不過如此,當年的我連想都不敢想。”
“是啊,”諸葛哲目光深遠,“民心所向,盛世可期!”
就在此時,卻見一名身穿短袍之人,急匆匆地擠過人群。
秋白眉毛一皺,立刻走上前將其攔住。
那人從懷中取出一個物件,說了些什么。
秋白接過此物,隨后大步向李徹走過去。
霍端孝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開口道:“子淵兄,看來忙里偷閑就到這里了,又有麻煩事上門了。”
諸葛哲剛準備細問,卻見李徹抱著李悅,一臉嚴肅地走了過來:
“北部軍區加急,速速召集群臣,商議國事!”